文章详情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什么

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之间根据自愿原则,通过协商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约定双方在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上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是民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主体之间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保障各自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

合同的主要特征包括:

1. 自愿原则:合同是民事主体自愿达成的协议,不存在强制性质 。

2. 约束力: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

3. 平等原则:合同双方在协商和签订合同时应当平等自愿,不存在一方强制另一方签订合同的情况 。

4. 合法性原则: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

5. 具体性原则:合同必须明确具体的内容和约定事项,不能含糊不清或者存在漏洞 。

总之,合同作为民事主体之间协商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是民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各方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和平等原则,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具体性,以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 。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 )的协议。

法律分析: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三条 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法律分析: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三条 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合同是什么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协议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协议。

【法律依据】《合同法》第二条【合同定义】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为了开展某项活动,经过协商后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协议在法律上是合同的同义词。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合同(Contract),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合同或协议一般只是名称、叫法的不同。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风俗,当事人可以任意约定合同或协议的名称,内容,形式都是有效的。

扩展资料:

最早的时候,合同被称作“书契”。《周易》记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对人易之以书契。”“书”是文字,“契”是将文字刻在木板上。这种木板一分为二,称为左契和右契,以此作为凭证。“书契”就是契约。

周代的合同还有种种称谓:“质剂”,长的书契称“质”,购买牛马时所用,短的书契称“剂”,购买兵器以及珍异之物时所用;“傅别”,“傅”指用文字来形成约束力,“别”是分为两半,每人各持一半;“分支”,将书契分为二支。

“合同”即合为同一件书契,这是“合同”一词的本义。今天签订的各种合同都是在纸张上,在古代却是实物。由此看来,古今意义上的合同已不可同日而语。

可从字面意思对“合同”一词的由来进行解释:将各方的意见集“合”起来进行协商,若达成一致,都“同”意了,由此形成“合同”,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出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合同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的什么协议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的自愿协议,按照法律规定产生和发挥法律效力的文件。

拓展资料:

通俗地说,合同是指双方或多方为了某种目的,经过协商达成的一致意见,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现出来的协议。在合同中,各方必须遵守约定的条款和条件,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享有约定的权利。

当然,如果合同中的内容违法、不道德或违反公序良俗,那么这样的合同就是无效的。因此,签订合同时需谨慎,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被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房屋买卖、劳动合同、租赁合同等。它不仅对双方当事人的各自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约束和规范,而且还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按照约定的条款和条件履行相应的义务,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的追究。

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公正性等。合同内容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与公序良俗。

比如,合同中涉及到的标的物应该是合法的,如果合同标的物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那么该合同是无效的。此外,在签订合同时,各方应该注重合同的履行问题,对合同中的条款和条件保持清晰明确的认识,在履行合同时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守合同的约定。

如果合同中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争议,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法律解决办法。此时,合同的证据性就非常重要,包括签订时间、地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合同编号等一系列证据都需要妥善保存,以便在后续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时充分证明合同的真实性。

总的来说,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广泛的应用,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个人生活中,都需要签订适当的合同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正性,并且应该注重合同的履行问题,遵守合同中的约定。如果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或司法途径解决,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保存好合同证据以便后续使用。

合同是平等的,什么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三条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四条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五条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一条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 )的协议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所谓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一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又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约目的、订约内容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合同是什么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协议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如下:

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三条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四条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扩展资料

解除合同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对民事法律关系什么的协议

法律主观: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订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上述主体可以协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并且上述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一律平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合同无效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无效即对当事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的违约条款也无效,因此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合同期限届满,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2476.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228

收藏

605

人气

1941

粉丝

230

5年前,因为买卖苗木、草坪产生的纠纷,委托人一直幻想对方会主动给钱,无奈幻想终究为幻想😅 委托人下定决心让律师帮助他时,提了一个需求:“必须一定性要回”,今天,我们团队终于可以无比自豪的说不负重托了🤗🤗🤗

王熙 律师

2023/4/28 10:18:29

立即咨询

因投资造成损失,获得赔偿款70万👍利息42万👍

王熙 律师

2023/8/2 17:32:34

立即咨询

二审撤销一审判决👍🏻👍🏻👍🏻

王熙 律师

2023/6/13 21:11:32

立即咨询

🚩天用律所锦旗🚩 19天达成和解,一次性解决三方纠纷, 让委托人无后顾之忧,彰显专业与速度。 委托人特别满意,特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王熙 律师

2022/12/8 16:57:32

立即咨询

专业的天用律所,专业的团队,造就非凡的结果!

王熙 律师

2022/11/21 15:55:59

立即咨询

🚩天用律所锦旗🚩 19天达成和解,一次性解决三方纠纷, 让委托人无后顾之忧,彰显专业与速度。 委托人特别满意,特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王熙 律师

2022/12/9 17:08:24

立即咨询

委托人张某系三权案件的被告,因不满庭前调解法官主导的全额赔偿,来天用律所寻求对己有利的策略。结合张某的陈述并观看其提供的两段视频,我们给其撰写了一份答辩状,次日庭审宣读了答辩状后,法官当即休庭,一周后再次开庭并当庭宣判委托人仅承担30%的赔偿责任,张某对此结果非常满意。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为委托人争取合法权益最大化,是天用律所永恒不变的主题。

王熙 律师

2022/9/5 11:58:28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