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向工商局投诉什么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举报的范围是:
1、垄断、不正当竞争、走私贩私、传销和变相传销等经济违法行为;
2、假冒伪劣、合同欺诈、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
3、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
4、广告违法行为;
5、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行为等等。
投诉所需资料:
1、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通常需要出示身份证);
2、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通常是形成一篇投诉信);
3、需要出示投诉的证据(通常是相关发票、凭证、单据、照片等等)。
【法律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程序,及时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合同纠纷可以向工商局投诉吗?
合同纠纷可以找工商局。但工商局一般只会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的,工商局将不再处理。当事人只能通过和解、诉讼、仲裁等方式处理相关纠纷。因为工商局一般介入涉及商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纠纷,而人民法院主要处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和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
工商局举报可以举报哪些方面
工商管理部门对于举报、投诉的受理范围为:
(1)垄断、不正当竞争、走私贩私、传销和变相传销等经济违法行为;
(2)假冒伪劣、合同欺诈、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
(3)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
(4)广告违法行为;
(5)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行为等等。
法律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市(地、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设立的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应当对收到的消费者投诉进行记录,并及时将投诉分送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同时告知消费者分送情况。告知记录应当留存备查。 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上级部门及其设立的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
合同欺诈能向工商局举报吗
一、合同欺诈,能向工商局举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监督处理合同违法行为,包括合同诈骗行为。行政执法依据是《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
二、【法律依据】:《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1号)。第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负责监督处理合同违法行为。第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监督处理合同违法行为,实行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推行行政指导,督促、引导当事人依法订立、履行合同,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第六条 当事人不得利用合同实施下列欺诈行为:(一)伪造合同;(二)虚构合同主体资格或者盗用、冒用他人名义订立合同;(三)虚构合同标的或者虚构货源、销售渠道诱人订立、履行合同;(四)发布或者利用虚假信息,诱人订立合同;(五)隐瞒重要事实,诱骗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或者诱骗对方当事人履行合同;(六)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七)恶意设置事实上不能履行的条款,造成对方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八)编造虚假理由中止(终止)合同,骗取财物;(九)提供虚假担保;(十)采用其他欺诈手段订立、履行合同。第十二条 当事人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三条 当事人合同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应当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后果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经督促、引导,能够主动改正或者及时中止合同违法行为的,可以依法从轻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