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具没按时间送货违约怎么办?
法律分析: 需要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以及根据实际履行情况,如对方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或存在违约的情况,可以起诉主张解除合同并退还款项以及支付违约金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零八条 出卖人按照约定或者依据本法第六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法律分析 #解除合同 #退还款项 #支付违约金 #民法典 #标的物
合同交货期延误怎么罚款
合同交货期延误的罚款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延迟交货,属于违约行为,交货人需要向对方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如果因延迟交货导致购买人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购买人还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交货人赔偿损失。当事人没有约定违约金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延期交货方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出卖人逾期交付包括两种情况:
1、已经超出交付标的物的期限但仍未交付标的物的;
2、是出卖人虽然构成逾期交付,但是标的物已经实现地向买受人交付。
出卖人逾期交货的,构成违约,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在出卖人已经为实现交付的情况下,出卖人应当向买受人承担逾期交付标的物的违约责任,包括:
(1)双方在合同中对出卖人逾期交货约定的违约金,未约定违约金的耳约定损失数额或损失的计算方法的,可以按照约定的数额或者损失的计算方法的,由出卖人向买受人赔偿损失;
(2)如既未约定违约责任又未约定损失数额或者损失计算办法的,由出卖人向买受人赔偿买受人有证据证明的损失,此种情况下,由于买受人已经接受出卖人的交付,所以买受人不应再接触合同。
2、在出卖人逾期交付的情况下,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继续履行交付标的物的义务,在出卖人无法继续履行或者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可以不再适用继续履行,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能交付标的物的违约责任;
3、出卖人迟延交付的,由此而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出卖人承担;
4、标的物的市场价格在签订合同后有较大变化的,因出卖人逾期交货,有可能给买受人造成价格方面损失的,结合审判实践,对出卖人逾期交货的,标的物的市场价格比约定的市场价格低的,按照实际交付时的市场价格计算价款,如果市场价格较约定的交货期限时的约定价格上升的,则仍应按照原合同能够约定的价格计算价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三条
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第一百八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一十一条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合同交货时间超时怎么赔偿
1、合同法中没有延迟交货罚款的规定。若合同中没有规定迟延交货的违约责任,应根据实际损失来认定,但对于不可预期的收益并不作为损失来计算。也就是说对方应当举证证明他的直接损失。2、延迟交货,属于违约行为,交货人需要向对方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如果因延迟交货导致购买人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购买人还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交货人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零五条 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未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时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未按约定交货违约怎么赔偿
法律主观:
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发生违约及纠纷需要解决的。当事人可以搜集证据证明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遭受的实际损失或者预期的未来收益损失,以及证明该损失由违约方的违约行为造成的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违约一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