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同文本的直接修改不具有法律效力
一、合同修改是否有法律效应
1、合同修改有法律效应。
2、根据即将生效的民法典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修改合同内容。但是这里改变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侵害第三人合法权益,否则修改部分无效;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第一百五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二、修改合同生效条件是否合法
1、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合同一般无效,造成违约的一方,还要承担违约责任。
2、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是对合同的实质性条款,订立合同上述条款是必须的,否则订立的合同就是不完整的。如果上述条款有所变更,就构成了整个合同的实质性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才可以成立新的合同。
3、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
4、 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中《民法典》第502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对劳动合同文本的直接修改有没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有明显的改字只要是慎得双方同意之后改的,那么就是属于有效的;但如果在合同签订了之后,用人单位或者是劳动者个人私自改的,那么这份合同是不能受到法律保护的。
一、劳动合同有明显的改字是有效的吗?
1、任何合同,在主文有涂改之处都必须盖上校对章或者手印,必须得到双方认可才行
2、你这份合同涂改处是性别和出生日期一栏,对合同的没有太大影响,这份合同有效!
依据《劳动法》第十八条 无效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为: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如果订立劳动合同时,当事人一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有意制造假象欺骗对方,致使另一方上当受骗,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同意订立的劳动合同,则属于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威胁手段,指当事人一方用可能实现的危害对方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相要挟,迫使对方违背意愿而与其订立劳动合同。无论是采取欺诈手段还是威胁手段,所订立的劳动合同都违背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它的后果是侵犯了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因而这种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劳动合同的违约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约定两种形式,第一种赔偿损失的方法。即约定由违约一方赔偿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第二是约定违约金,采用这种方式应当注意根据职工一方承受能力来约定具体金额,不要出现显失公平的情形。另外,所谓的违约,不是一般性的违约,而是指比较严重的违约,造成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如职工违约离职,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合同等。
1、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劳动者的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五)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综合上面所说的,劳动合同在没有慎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是不能乱涂乱改的,只要合同一旦签字好了之后,就会一式两份,如果有改动就一定要慎得对方的同意,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所以,劳动合同是保护我们劳动者最好的方式。
合同修改后有效吗
法律主观:
分情况判断。采取非法手段控制他人、盗窃合同进行合同修改或伪造的,合同修改部分无效,维持原合同约定内容;合同签订之后,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后, 重新签订合同 或在原合同相应条款作修改或补充,并在修改地方加盖双方公章或者个人手印的有效。
法律客观: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单方合同修改有效的吗
法律主观:
单方合同修改无效。我国法律规定,合同可以在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一致后进行变更,只有一方单独对合同进行变更的,变更后的合同因缺乏当事人合意而无效,因此仍以原合同为准。故单方修改合同无效。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