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权除斥期间的起算时间?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一年除斥期间的起算点“解除权发生之日”。一种观点认为,“解除权发生之日”是指一方发生根本违约行为之时。这主要认为,催告并非行使解除权的必要前置程序,只要相对方发生了根本违约行为,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条件己经满足,一年之内不行使解除权即为失权。另一种观点认为,“解除权发生之日”自催告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这种观点认为,解除权要的生就必须先经过催告程序,否则,就不能说解除权已经产生。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的条件自履行法定的催告义务期间届满之时成立,故“解除权发生之日”也为自催告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应以合同解除事由发生之日作为解除权产生之日,即以前一种意见更为正确。主要理由在于:第一,合同解除权的产生并不一定就等于解除权生效。即合同解除权的产生可以基于当事人的约定,也可以基于合同法的规定,如一方当事人根本违约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等。但此时合同解除权的行使,还不能当然发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而是还要经过通知对方等程序,刁一能发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而通知以及催告违约方继续履行等,实际上可以说是解除权发生效力的条件,也可以说是解除权产生与解除权生效之间的桥梁。因此,第二种观点实际上就是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如果按照第二种观点,合同解除权只有在发生效力以后才产生,而解除权生效的直接后果就是合同关系消灭,一旦合同消灭,就是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等涉及到请求权的问题,而请求权是不适用考虑除斥期间的。第二,为合同解除权设定除斥期间的立法本意,就是为了督促解除权人及时表明是否行使解除权的态度,从而使合同双方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关系确定下来,即要么解除合同,要么使合同继续有效。如果以第二种观点的看法为准,则解除权人在明知存在解除事由后,只要不通知对方解除合同或者催告对方急需履行,就可以使自己的权利永远不会消灭,而将对方始终置于不稳定状态之中,也使除斥期间的设置丧失其意义。第三,以第二种观点的看法为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解除权人自相对方迟延履行2年以后,合同履行请求权已经因超过诉讼时效而失去强制力时,才催告相对方继续履行,并待催告履行期过后要求解除合同的。违约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过2年的诉讼时效,已经可以不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履行合同义务,而守约方竟可以以解除合同的方式,要求其返还财产或者赔偿损失,以至于在实际上使诉讼时效制度也失去作用的后果。反之,如果以出现产生解除权事由时作为解除权产生的起算点,则解除权的除斥期间为1年,而履行或者违约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2年,除斥期间永远也不会超过诉讼时效,二者之间也不会产生矛盾。因此,即使退一步,从体系解释的角度来看,也以第一种观点更为合理。
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后如何起算解除日期
法律主观:
1、 合同解除 的时间起算点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或者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解除。 2、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3、双方签订的合法有效的合同,通过 诉讼 解除的,自法院判决之日起,双方合同解除,双方尚未履行的义务不在需要履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解除权的日期从哪天算?怎么算?
解除权发生日的计算:
1、当事人协商解除的,解除权发生日是当事人达成合意之日;
2、约定解除或者法定解除的,解除权发生日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之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四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什么叫合同“解除权发生之日”/蒋学争
《合同法》总则规定,合同解除权分为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解除权的行使,是法律赋予当事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但因为行使解除权会引起合同关系的重大变化,如果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长期不行使解除的权利,就会使合同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因此合同法第九十五条关于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作出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的期限届满之日即为解除权发生之日,对于没有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间的情形,经相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什么是解除权发生之日?
解除权是发生在效力待定合同认定的过程中。解除权发生之日应当是指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效力待定合同存在之日。
这里的“解除权发生之日”应当是指“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又经三个月后”,才是这个形成权的产生之日。
一方违约,另一方进行催告,3个月后催告方才享有解除权。
此时这个解除权一年内不行使则消灭,又经催告后3个月内不行使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