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下列问题:
1、注意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的约定。
2、注意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具有缔约能力。如是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注意合同形式的选择。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4、注意合同内容是否完备。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12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合同订立时主要注意哪些问题
法律分析:合同订立时主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担保问题;
2、预付款问题;
3、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问题;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订立合同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法律主观:
一、担保问题。 (1)保证。在各种经济合同中,保证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担保方式。在使用保证方式时,应当注意: (2)抵押。 (3)定金。 二、预付款问题。 三、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问题。 四、合同的签字盖章及有关手续问题。 五、合同的形式和内容问题。 六、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问题。合同纠纷的解决有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等方式,协商或调解是最先采用的方式,当协商或调解解决不了时,是仲裁还是审判,还可以依合同的约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二项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合同订立时主要注意什么问题
法律分析:第一,如果数额较大的合同,必须对供(需)方进行论证。论证的内容包括对方的资信度、商业信誉、有无供货能力、质量是否可靠等。防止欺诈行为,也要防止对方根本无力履行合同。
第二,合同签字方必须是企业法人或有法人委托书的企业法人代表,否则合同无效。
第三,合同必须注明签订时间、地点、产品规格、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交货方式、运输费用、包装费用、付款方式、期限及违约责任等。
第四,合同的签订既要有其严肃性,又要有灵活性。该严肃的地方一定要严肃,有些没有办法完全确定的事项要留有余地,如产品数量、价格可适当有一定浮动。
第五,定金。交定金是一种卖方约束买方的行为。如果是大额定金,买方一定要认真论证对方的可靠性、资信度、有无供货能力等,以防上当受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订立合同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订立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当事人是否具有订立合同所需的民事行为能力;订立合同的意愿是否真实;合同的形式是否合法;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以及是否遵守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合同订立时主要注意的问题都有什么
合同订立要注意下列问题:1.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的约定。是选择仲裁解决还是诉讼解决。如果在合同中订立了有效的仲裁条款,那么发生纠纷时只能申请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2.合同的形式。合同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3.违约金的约定。不能过高或者过低,过高过低当事人都有权要求适当降低或者提高。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