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项目工程款拖欠怎么办
法律主观:
政府工程款拖欠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依法维权,先向监管部门就拖欠工程款的进行起诉,然后再进行行政上诉。根据我国的采购法,双方在签约合同时会规定有报酬的获得相应的货品或服务。当签约的一方在执行合同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应该在七个工作日以内就实际情况跟另一方说明清楚,提出质疑。合同的另一方应该在七个工作日以内就相关质疑给出解释答复,如果质疑方对结果不满意或者对方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对质疑作出回答的话,可以向相关采购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在政府参与采购的项目中,监管部门通常是政府同级的财政局。监管部门应该在三十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果质疑方对监管部门作出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监管部门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对投诉案件进行处理的话,质疑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在工程款没有按期支付,有拖欠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协商和诉讼两种方式进行解决。第一种协商解决是最好的方式,合同的双方就工程款的支付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解决纠纷。实际情况中,正是因为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才会产生工程款拖欠的情况,所以很少可以协商解决的。另一种就是诉讼,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人民法院来有效的解决纠纷,在事实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法院的判决对双方都是有法力约束力的,即使当事人不履行判决,也会被强制执行。
法律客观: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 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国企拖欠工程款不给怎么办
法律分析:1、与欠款人进行协商
在工程欠款中,欠款人一般都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无论是发包人欠款,还是转包人、违法分包人欠款,他们都有各种理由不支付工程欠款,但这些都不是拒不支付工程欠款的根本理由。被欠款人为尽快能够拿到工程欠款,往往会做出较大的让步,只要不亏本甚至少亏本的情况下,都可以达成协议,但即便这样,欠款人也不一定会领情,多数情况下,欠款人希望达到的目的是能不给就不给、能拖就拖。因此,实践中,协商解决有时无法起到作用。
2、找追债公司帮助
在欠款人拒不支付工程欠款的情况下,部分被欠款人选择请求追债公司的帮助,来协助要回工程欠款。在实践中,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因为本身追债公司的合法性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追债公司一直游离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在追债公司本身存在合法性问题的前提下,其从事的追债行为,很难保证其完全合法。
3、法律途径
所谓法律途径,无非是指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判决之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从规避法律风险的角度而言,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追讨欠款,是工程欠款追讨的最佳方式。即便在诉讼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由法官作为中间人,做欠款人的工作,同时被欠款人也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在这种情况下,欠款双方很容易达成和解,然后签署和解协议。在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时,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协议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五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央企拖欠工程款不给怎么举报
单位拖欠工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解决: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具体法律根据见参考部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政府拖欠工程款如何投诉
电话12333直接实名举报。
中国政府网在“便民服务”专栏中开通了“拖欠企业账款典型案例查询”服务。
此项服务可查询部分国有企业与部分政府部门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典型失信案例。国有企业拖欠账款案例较多,滚动管理;政府部门拖欠账款案例目前仅有2项。今后应该还会继续补充。
工信部官网发通知,正式公布“全国和各地区受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投诉举报渠道”。
抓紧解决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要抓紧开展专项清欠行动,切实解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
李克强指出,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经较为突出。
“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国企,都要坚决杜绝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政府部门这样做更是有违‘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基本职责。”李克强严厉地说。
央企拖欠工程款怎么办
央企拖欠工程款解决方式如下:
1、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经常给施工方公司去个电话,询问工程款进度,并且注意做好录音工作,防止对方钻法律空子,提前保留证据,有备无患。必要时通过挂号信的方法给对方公司发催收函并留底,以阻断时效。
2、亲自到对方公司上门催收。
3、委托律师代为催收。
4、委托正规合法的催债公司催收。
5、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供担保冻结对方资产。
6、通过媒体向欠债公司施加压力。
拖欠工程款,届于普通民事纠纷,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解决。法院判决胜诉后,拖欠方仍不支付的,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政府部门可以调处工程款的支付问题,但对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没有裁判权,强制权。但如果是政府工程,可以向建设该工程的政府要求支付或者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公司拖欠工程款。怎么办
第一、进行协商,催促公司付款;
第二、发出催告函,让对方还款,告知对方再不还款就进行起诉;
第三、对方依然不理不睬,写好诉状,直接起诉,与此同时,做好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财产!
第四、收集好相关证据材料,复印提交复印件给法院,注意,原件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
第五、等待传票,开庭通知;
第六、开庭审理,待法院做出判决,申请强制执行对方财产!
国家工程款拖欠怎么办
工程款拖欠处理如下:
1、当事人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当事人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拖欠工资怎么赔偿
1、应付工资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