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条件包括哪些?

双方当事人若是以不动产作为抵押,担保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则需订立不动产抵押合同。那么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条件都有哪些?

不动产抵押合同生效条件

《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不动产抵押合同属于设立不动产物权的合同,因此,即使负有履行抵押登记义务的抵押合同义务人未办理物权登记也不影响抵押合同的效力。

抵押合同是抵押权设立的原因,抵押权设立是合同当事人履行抵押合同的结果,因此仅有抵押合同并不必然导致抵押权的设立。根据《物权法》有关规定,“不动产抵押权的设立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如果义务人没有履行抵押登记手续,抵押权并没有设立,因此,未办理物权登记的,合同对方不能享有物权的优先受偿权。

不动产抵押合同中,抵押登记对合同效力有什么影响?

合同法第44条第2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时,依照其规定。”担保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42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依上述法律规定,不动产抵押合同应自办理抵押物登记之日起生效。但根据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构成要件及相互关系,抵押登记对不动产抵押合同效力的影响应细化到以下三个方面:

1、抵押登记不是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成立要件。因为合同是当事人合意的结果,是合同自由原则的体现,只要当事人双方根据要约和承诺的规则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并据担保法的规定签订了书面形式的抵押合同,不动产抵押合同即告成立。而抵押登记是当事人合意以外的因素,不属于合同成立要件的范畴,所以不动产抵押合同是否成立,不受抵押物是否进行登记的影响。

2、抵押登记不是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有效要件。合同是否有效,体现了国家对意思自治的合理干预。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若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法律、行政法规对抵押登记的规定,不属于强制性规范,因此不能绝对地以抵押物是否进行登记来认定不动产抵押合同是否有效。

不动产抵押如何理解?

不动产抵押是债务人以不动产作为抵押。但法律禁止流通或禁止强制执行的财产不得作为抵押物。

抵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对债权人以一定财产作为清偿债务担保的法律行为。提供抵押财产的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为抵押人;所提供抵押财产称为抵押物;债权人则为抵押权人。

这里指的第三人通常是保证人,抵押物不一定由债务人提供,保证人也可以通过抵押的形式为债务人提供保证。

不动产的抵押必须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之日设立;当事人以不动产设定抵押,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经济适用房抵押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法律主观:

经济适用房抵押担保合同满足下列条件是有效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 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抵押合同生效条件

抵押合同的生效要件是什么呢?

1、抵押合同担保的主债权债务合同有效;

2、抵押合同双方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抵押合同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如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以上就是张律师给大家提供的关于抵押合同的法律知识,希望大家可以学习!

转让抵押房屋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法律主观:

转让抵押房屋合同,满足以下条件的,协议有法律效力: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六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4666.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225

收藏

471

人气

1941

粉丝

980

第39期《物业轻松管理》专题讲座,智慧物业 轻松管理!一场讲座五大收获!解决物业公司的各类疑难杂症!

王熙 律师

2023/5/22 20:21:37

立即咨询

亲自历经6年艰辛维权,遇北京专业律师后,快速获得应有待遇

王熙 律师

2022/12/3 19:22:29

立即咨询

委托人与对方签订产品购买合同,受疫情管控,对方发货延迟,给我方造成严重损失。在天用律师的专业谈判后,对方同意解除合同,归还我方货款!和解谈判能直击案件痛点,快速高效解决问题!

王熙 律师

2022/11/23 19:41:12

立即咨询

收到张总送来的锦旗,张总做新农村改造工程,时隔多年,改造好的工程很多不复存在,又因多次换届,工程量无人确认,经律师的争取法官支持了全部诉请,鉴定费,诉讼费都由被告支付💪

王熙 律师

2023/7/18 8:33:29

立即咨询

95年,有年代感的手写判决书,还可以手划、插字😃

王熙 律师

2023/9/1 18:33:46

立即咨询

马阿姨自身经济并不宽裕,做保姆期间在雇主的高息诱惑之下,自己借款后将资金向不同人的账号转账110余万,中间雇主设置圈套更换借条,在当地采取报案、蹲守等措施后依然无解,马阿姨自黑龙江嫩江坐了20多个小时火车来到北京,只为解决困扰自己8年之久的问题。还好遇到了之前审理过刑事案件的法官,谨慎细致还原了事实,不仅判决对方共同给付本金110余万,还支持了120余万的利息👍👍👍

王熙 律师

2023/9/11 17:48:25

立即咨询

深夜放荣耀🌟

王熙 律师

2023/7/11 21:44:39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