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个人老板欠工资不给怎么办没合同没欠条

法律主观:

老板欠工资不给且没合同没欠条的处理方式: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投诉要求支付足额的劳动报酬;你也可以像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提交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如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拖欠工钱不给,没签合同怎么办?

拖欠工钱不给,没签合同可以用以方式下维权:

1、12333是全国劳动保障的咨询电话。可以打电话投诉。

2、直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找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法律明确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手机投诉方式方法如下:

1、打开支付宝,选择市民中心。

2、进入办事大厅,选择欠薪线索反映。

公司拖欠工资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1、该单位工作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牌、工服等。

2、工资数额以及工资发放时间;如:工资条、工资卡、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转账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

3、单位若是采取现金支付的,会有签字领取记录或者是相应的收据,可以让单位举证您确实领取了工资。

4、证人证言;如:同事或者是其他相关知情人员的证言。

5、其他一切可以证明单位没有发您工资的证据材料。

综上所述,在处理公司拖欠工资的问题时,劳动者应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退缩。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利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并且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可以用以方式下维权:

1、12333是全国劳动保障的咨询电话。可以打电话投诉。

2、直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找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法律明确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手机投诉方式方法如下:

1、打开支付宝,选择市民中心。

2、进入办事大厅,选择欠薪线索反映。

公司拖欠工资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1、该单位工作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牌、工服等。

2、工资数额以及工资发放时间;如:工资条、工资卡、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转账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

3、单位若是采取现金支付的,会有签字领取记录或者是相应的收据,可以让单位举证您确实领取了工资。

4、证人证言;如:同事或者是其他相关知情人员的证言。

5、其他一切可以证明单位没有发您工资的证据材料。

综上所述,在处理公司拖欠工资的问题时,劳动者应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退缩。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利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并且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老板耍赖不给工资怎么办,没签劳动合同

没有劳动合同也可以申请仲裁。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凭借在单位工作时接触到的东西、证人、与老板和员工的聊天记录、工资转账记录等,只要足以认定入职离职时间、工资标准,就可以了。

拖欠工资有以下解决办法: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综上所述,想要拿回工资,最节省时间精力的途径就是与公司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拖欠工资的,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应该到所在市区的劳动局对你公司进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对此立案,没有欠条的工资只要有证据能证明劳动关系就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来进行讨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凭借在单位工作时接触到的东西、证人、与老板和员工的聊天记录、工资转账记录等,只要足以认定入职离职时间、工资标准,就可以了。

拖欠工资有以下解决办法: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综上所述,想要拿回工资,最节省时间精力的途径就是与公司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拖欠工资的,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应该到所在市区的劳动局对你公司进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对此立案,没有欠条的工资只要有证据能证明劳动关系就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来进行讨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5307.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506

收藏

752

人气

1941

粉丝

413

最好的服务是案件结束后,当事人还想继续为自己的企业聘请法律顾问

王熙 律师

2022/12/1 15:31:20

立即咨询

模拟庭审进行了两个小时,结束后大家还沉浸在自己代理的角色,还一直在分析案件,其实无论你是执业多年的还是新律师,认真准备、思路清晰都绝对是唯一的亮点。 感谢法官老师对模拟庭审的复盘:“势”➕“度”天用律所定期对您的大案要案疑难杂症案件进行庭审模拟。一切只为当事人!

王熙 律师

2022/12/7 20:12:30

立即咨询

承接的惠民工程经济适用房项目,原开发商资金紧张导致车库和底商烂尾,我方当事人承接项目后顺利验收完工,对方却不按约支付工程款 律师介入后,在法院的主持下组织双方当事人现场勘验对账,最终调解成功回500余万工程款并获得优先受偿权👍🏻

王熙 律师

2023/5/12 22:25:56

立即咨询

收到了一面精致的锦旗👍

王熙 律师

2023/4/11 7:49:58

立即咨询

各地云律所委托案件

王熙 律师

2022/11/24 7:13:05

立即咨询

重要的事!特邀专家老师亲临讲座现场,分析案情并现场给出分析报告!工程欠款别拖延,时间是债务人的保护伞!周五8月25日下午2点,建工实战专家团队现场教你要账!

王熙 律师

2023/8/25 11:43:37

立即咨询

安全生产事故受伤截瘫,律师助力由次责改判无责!

王熙 律师

2023/5/12 11:55:25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