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没有签订,但是已经交钱,对方也算是正在履行中,此时合同条款生效吗?
合同需要双方签字落款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没签字,但一方已经履行了一部分或全部,如果双方都愿意履行合同,就签字落款可以了,先履行再补签合同也可以的,如果没有履行合同的一方不愿意履行合同了,因为合同还没有签字,所以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也不是违约,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只要把履约一方的原数退还即可。
网购合同是付钱之后就成立了吗
法律分析:付钱之后,网购合同就成立生效了。买方将商品放至购物车的行为是承诺行为,一旦承诺合同即成立,但尚未生效;买方将货款汇至支付平台,买卖合同即生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旅行社的电子合同已付款就证明合同生效了吗
电子合同没有签名,就没有法律效力。
根据《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电子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订立;
2、采用《电子签名法》认可的可靠电子签名签署。
根据《电子签名法》第五条至第八条规定,锁定签约主体真实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确记录签约时间的电子合同才被法律认可。如果你的电子合同没有可靠的签名,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而且,目前全国都在推行旅游电子合同,此电子合同必须经过旅客电子签名才能完成签署,按照您的描述,您这份“电子合同”是否符合旅游局的要求还不一定。
合同约定当日付清全款,全款未到账合同无效,客户只付了定金,后违约,合同生效吗
不生效。
合同无效的自始至终无效,所以合同无效的,合同中的定金条款也无效,收受定金一方要返还定金。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交了钱没签合同算合同生效了吗
法律主观:
签合同没交钱是否生效要看情况。如果合同的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能力,合同的内容真实合法的,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则没交钱合同也可生效;但如果当事人订立的是定金合同的,则没交定金的,合同不生效。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 法规 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 合同生效 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租房子付了订金合同生效了吗
一、租房签了合同交了定金是不是有效合同
租房签了合同并且交定金后,合同并不一定就会生效,要看合同是否合法,合同是否附生效条件的等情形而定。
合同生效的要件如下: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等规避法律的事实。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时,便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合同生效的时间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也就是说,合同的生效,原则上是与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产生效力。那么合同何时成立?根据《民法典》第483条的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例如买卖合同,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生效没有特别约定,那么双方当事人就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时,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批准、登记时生效。也就是说,某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的生效要经过特别程序后才产生法律效力,这是合同生效的特别要件。例如,我国的中外合资经营法、中外合作经营法规定,中外合资经营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三、审查租赁合同注意哪些事项
1、注意《民法典》对租赁期限的特别规定(《民法典》第705、707条),这是租赁合同审查的重点之一。
2、对于出租方对租赁标的是否享有完整的权利。鉴于审查合同时缺乏相关的权利证明材料,因此可以要求出租方对于其享有对租赁标的的完整权利作出承诺,并在违约责任条款中明确若出租方违反该承诺保证的,视为出租方违约。出租方对租赁标的物是否享有完整的权利,往往影响到合同的效力,因此在审查时应当特别注意。
3、租赁标的的维护问题,《民法典》第712条规定,原则上是由出租人履行维修义务,但当事人可以约定,因此在审查合同时应注意是否由关于标的物维修的特别约定,如没有,在维修义务属于出租方。
4、租赁合同中如有转租条款的,应审查是否明确转租需经出租人同意。此外,应根据情况提示转租的法律后果,及承租人度于租赁标的的毁损灭失仍应向出租人承担赔偿责任。
5、一部分合同采用的名称是《租赁合同》,但通读合同全部条款后会发现,改合同实质上是一个融资租赁合同,《民法典》对融资租赁合同有专门的规定,因此熟悉这些规定才能对融资租赁合同进行全面审查。同时,对融资租赁合同,通常宜采用买卖和租赁两个合同分别进行约定,因此应注意两份合同的呼应一致。
法律依据
《房屋租赁合同司法解释全文》
第四条 当事人以房屋租赁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事人约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房屋租赁合同生效条件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除外。
第五条 房屋租赁合同无效,当事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标准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费的,人民法院一般应予支持。
当事人请求赔偿因合同无效受到的损失,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和本司法解释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先付定金后签合同生效吗
在合同签订时只要合同双方合法签订,意思表示一致的合同就会有效。我国对合同的生效有着严格的规定,一旦违反的合同按照无效处理。当事人签订合同时,不应该出现胁迫、威胁、诈骗等行为,否则签订的合同无效。
一、如果先交钱后签合同有效吗
视情况而定。一般先签订合同,再按照合同内容履行约定。但若与对方达成合意,也可以先交钱后签订合同。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合同依法成立;
2、没有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关于合同无效的情形;
3、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应当办理相应手续。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的构成有哪些要素
1、要约
为当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订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议。提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在要约里,要约人除表示欲签订合同的愿望外,还必须明确提出足以决定合同内容的基本条款。要约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要约人可以规定要约承诺期限,即要约的有效期限。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要约人受其要约的约束,即有与接受要约者订立合同的义务;出卖特定物的要约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样的要约或订立同样的合同。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时间确定。对于超过承诺期限或已被撤销的要约,要约人则不受其拘束。
2、承诺
为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提出的要约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约的一方称要约受领人,或受要约人。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承诺,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约人就要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对要约内容的扩张、限制或变更的承诺,一般可视为拒绝要约而为新的要约,对方承诺新要约,合同即成立。
3、合同的形式
即合同双方当事人关于建立合同关系的意思表示的方式。中国的合同形式有口头合同、书面合同和经公证、鉴证或审核批准的书面合同等。
4、口头合同
是以口头的(包括电话等)意思表示方式而建立的合同。但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和分清责任。不少国家对于责任重大的或一定金额以上的合同,限制使用口头形式。
5、书面合同
即以文字的意思表示方式(包括书信、电报、契券等)而订立的合同,或者把口头的协议作成书契、备忘录等。书面形式有利于分清是非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合同。中国法律要求法人之间的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应以书面形式签订。其他国家也有适用书面合同的规定。
6、经公证、鉴证或审核批准的合同
合同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合同当事人的申请,对合同的真实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证明。经公证的合同,具有较强的证据效力,可作为法院判决或强制执行的根据。对于依法或依约定须经公证的合同,不经公证则合同无效。
7、合同鉴证是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应合同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进行的鉴证。鉴证机关认为合同内容有修改的必要时,有权要求当事人双方予以改正。鉴证机关还有监督合同履行的权利,故鉴证具有行政监督的特点。目前中国合同鉴证除部门或地方性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一般由当事人自愿决定是否鉴证。
8、合同的审核批准,指按照国家法律或主管机关的规定,某类合同或一定金额以上的合同,必须经主管机关或上级机关的审核批准时,这类合同非经上述单位审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对外贸易合同即应依法进行审批程序。
合同是经过双方协商,签订的合同条款双方进行履行。一旦违约时,双方应积极地进行沟通,赔偿损失方的合法损失。无法协商的,可以凭借合同到当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诉讼办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求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