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后合同是否终止履行
一、公司注销后合同是否终止履行
1、公司注销后,合同并不一定会终止履行:
(1)公司注销后公司的法人资格就会终止,不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主张解除合同;
(2)如果公司注销后有继受主体,由其继续履行合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二条
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结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清算结束时,法人终止。
第七十三条
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二、注销公司需要哪些手续
注销公司需要以下手续:
1、先到国税取表格,按国税的要求填写、签字、盖章、缴销发票、补税后,收回国税税务登记证,发放国税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
2、当事人拿国税的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到地税拿表格,补税后,收回地税税务登记证,发放地税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
3、当事人拿两张通知书,销银行账户;
4、当事人拿通知书到工商局拿表格,然后交回工商局,收回营业执照。
公司注销了签的劳动合同还有效吗
法律主观:
已注销公司的劳动合同一般是无效的,如果合同中的部分条款不受影响的,则部分条款仍然有效。公司注销后,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就终止,合同一般不再对双方具有拘束力。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公司注销了之前的合同还有效吗
法律主观:
公司注销后 ,并不影响 合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公司注销前没有进行清算,注销后可起诉股东。合同在签订之时只要 符合法律规定 ,由双方签字盖章即可生效,特殊约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6868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合同主体注销后合同怎么履行
企业的设立一般是需要注册的,但是当企业破产后需不需要行使注销权。当企业注销之后那么合同该怎么履行呢?注销公司已经通知注销申报债权的,按公司法规定的注销流程处理。那么就让我带你了解一下关于企业注销后合同如何履行?希望可以解答你的疑惑哦。
一、企业注销后合同如何履行
公司注销后,并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因此相应的合同可以做如下处理:
1、注销公司没有通知的,可以直接起诉公司的原股东、出资人,要求承担合同责任。
2、注销公司已经通知注销申报债权的,按公司法规定的注销流程处理。应先归还对外欠款或者对合同履行作出适当安排,否则债权人有权到法院起诉解决。
公司注销后的合同履行情况如上,建议在注销公司的时候,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况进行操作,保证公司能够合理的注销完成。
二、合同义务主要包括如下
1.通知义务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合同终止后,一方当事人应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另一方当事人。例如:标的物提存后,除债权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监护人;房屋买卖合同履行完毕后,卖家应将房屋的有关重要事项及时告知买家等。
2.协助义务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帮助、配合对方当事人处理合同终止后的善后事宜。例如,房地产买卖合同双方不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互相协助对方,在房屋产权过户后,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也需要协助另一方当事人办理后续事宜;在一般的消费品买卖合同终止后,销售者还负有售后服务义务;供应的机械设备运行中出现技术问题,供货方应当给予买方技术支持、协助排除故障等。
3.保密义务保密义务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合同终止后,合法接触、掌握、使用国家秘密的合同当事人,对于保密期内的国家秘密,无权向第三者泄漏。
三、公司注销后债权如何实现
公司财产是公司合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以公司名义拥有的物权、债权和无形财产权。在公司存续期间,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全部法人财产权
在现代公司理论中,公司财产和股东个人财产是区分开的。股东的出资转化为公司财产后,即丧失了所有权,而成为公司的财产。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财产。但是,公司发生终止的情形后,对于公司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其所有权应该还由原股东取得,并由原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分配。公司财产最初的来源是股东出资,其后经过公司的经营活动,使股东的原出资数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数量上的增加,也可能是减少。对于超出原出资的财产,可以视为原出资的滋息。这样,由原出资人取得公司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就顺理成章了,也是符合民法基本原理的。
综上所述,企业注销之后是不影响合同的履行效力的,所以不用担心。注销公司没有通知的,可以直接起诉公司的原股东、出资人,要求承担合同责任。以上就是我为您带来关于企业注销后合同如何履行的详细解答,若大家还有疑问想了解更多有关方面的内容的话欢迎咨询律师。
公司注销后合同是否终止履行
公司注销后,并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如果公司注销前没有进行清算,注销后可起诉股东。合同在签订之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由双方签字盖章即可生效,特殊约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公司注销之后之前的合同还有效吗
法律分析:公司注销了,不影响在营业执照注销之前签订的合同。在此之前签订的合同,应以签订合同时约定的期限为准。合同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即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法人注销后,如果有履行可能,可以继续履行。如果不再具有履行可能,协商解决如何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公司注销后签的合同有效吗
有效,公司注销后,并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在签订之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由双方签字盖章即可生效,特殊约定的除外。公司现在注销意味着公司法律主体的灭失,但不能否定公司在注销前合法签订的合同。只要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公司没有被注销,该合同就是有效的。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的,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财产流转系的协议,各国的合同法规范的都是债权合同,而广义的合同还应关系的基本依据。
合同有效的要件有:
1、行为人具有订立该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的订立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公司注销签订的合同还要继续履行吗
法律分析:需要履行合同的。公司注销后,并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因此相应的合同可以做如下处理:1. 注销公司没有通知的,可以直接起诉公司的原股东、出资人,要求承担合同责任。2. 注销公司已经通知注销申报债权的,按公司法规定的注销流程处理。应先归还对外欠款或者对合同履行作出适当安排,否则债权人有权到法院起诉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