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哪些情形下合同无效,无效合同已被履行该怎么办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的后果是:1、返还财产;2、赔偿损失;3、追缴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哪些情形下合同无效无效合同已被履行该怎么办

法律主观:

无效合同已被履行,需要分为两种情形分别处理: (一)返还财产应适用恢复原状的原则。对于合同已经履行完毕,或者绝大部分已经履行完毕,标的物又符合行业标准或约定标准可供利用的,该合同无效后处理就不应再适用返还原则,而应当折价返还; (二)对主体不适格等无效合同可以按有效处理。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于已经履行的无效合同,应当通过返还财产

法律主观:

已经履行的 无效合同 能解除。当事人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选择用 解除合同 的方式来终止该类型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即使附有生效条件所约定的义务。 《 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 债务 ;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法律客观: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请求权,而已接受该财产的当事人则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只有一方交付财产的,作单方返还,双方均交付财产的作双方返还。原物存在的返还原物,原物已不存在的折价返还其价值。返还财产的目的是将因合同无效而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的财产关系恢复到没有合同关系之前的状态,消除双方当事人之间在财产关系上所造成的影响。以上是通常的作法,在具体处理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明确:(一)返还财产的关系是一种回复原状的责任形式,因而它不是一种过错责任。不要求返还财产的当事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只要合同被确认无效,当事人因无效合同关系取得、占有了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这种取得因无合法根据,就应当承担返还财产的责任。(二)返还财产,是以财产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能够返还为条件的,否则,就构成了《合同法》第58条所指的“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情形。“不能返还”财产,包括事实上不能返还和法律上不能返还两种情况。事实上不能返还,主要指标的物灭失且无替代品,或者毁损严重无法修复,或者标的物属专有技术、信息资料等无形财产,或者所给付的是各种劳务及物的使用等情形。法律上不能返还,是指财产已经转移给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依法取得了该项财产所有权,根据善意取得制度,所有人无权向善意第三人要求返还财产。(三)《合同法》上所指的“没有必要返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当事人互相协商后,认为原物虽存在,但采取不返还原物的方式于双方并无损害,因而以保留各自取得的财产作为处理无效合同的一种方式。但这种保留方式,必须是在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其次,原物虽存在,如果返还原物会加重当事人的经济损失,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则也属于没有必要返还的情形。如有的标的物为零部件,该零部件虽然存在,但已装入整机。如返还原物,从整机上拆下,不仅使整机受损,零部件也受损。因此在具体处理此类无效合同时,如机械地照搬返还原物,则会扩大当事人的经济损失,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而只能在确认事实的基础上采用折价补偿作为“返还不能”和“没有必要返还”的救济措施。

合同未生效但已履行怎么办

法律分析:合同虽然成立但不生效,通常是因为合同附加了一些条件。如果条件没有达到,双方实际上已经履行了合同义务。如果对方不反对,则表示所附条件已被取消,合同已生效,合同的当事人双方也应该收到合同效力的约束。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注: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无效合同已实际履行完毕怎么办

法律分析:合同一旦被确认无效,双方当事人则需要依照无效合同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使财产关系恢复到订立合同之前的原始状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同无效已经履行了该怎么处理

一、合同无效已经履行了该怎么处理

1、合同无效已经履行了处理方式如下:

(1)合同无效已经履行的,合同当事人主张合同无效的,应当返还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的,需要折价补偿;

(2)对合同无效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点:

1、合同当事人没有缔约能力;

2、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请知规定;

3、合同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5、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无效合同已实际履行完毕怎么办

法律主观:

无效合同已实际履行完毕的解决方式为:双方当事人则需要依照无效合同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使财产关系恢复到订立合同之前的原始状态。包括返还财产、赔偿损失以及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2442.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758

收藏

176

人气

1941

粉丝

660

五月份的锦旗💪

王熙 律师

2023/5/9 19:49:56

立即咨询

成功帮助当事人顺利解决疫情期间的租赁纠纷!案结事了、往事随风、云开疫散、一切向好!

王熙 律师

2023/4/23 21:43:43

立即咨询

当事人碍于战友关系,比较念旧情,担心被告会破罐子破摔,2020年的百万债权终于在今天有了转机👍🏻👍🏻👍🏻#胜诉

王熙 律师

2023/6/13 21:08:39

立即咨询

亲自历经6年艰辛维权,遇北京专业律师后,快速获得应有待遇

王熙 律师

2022/12/3 19:22:29

立即咨询

敬仰一下工作12-13年的伙伴[强][强]

王熙 律师

2023/8/3 16:19:17

立即咨询

委托人与对方签订产品购买合同,受疫情管控,对方发货延迟,给我方造成严重损失。在天用律师的专业谈判后,对方同意解除合同,归还我方货款!和解谈判能直击案件痛点,快速高效解决问题!

王熙 律师

2022/12/1 13:21:20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