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属于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合同撤销 权是指撤销权人因合同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享有的以其单方意思表示撤销已成立的合同的权利。如果合同是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所订立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综合 合同法 的规定, 可撤销合同 的情形主要有如下几种: 1、合同是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 2、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 3、乙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所订立; 4、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仲裁机构申请。 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 6、 债务人 放弃其到期债权,实施或无偿、低价转让、处分其财产的行为,受损害的 债权人 有权行使撤销权。 《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
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以撤销和可野丛以变更的一种民事行为,可撤销合同主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属于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却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为:
1、因为重大误解所签订的合同。行为人因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质颂帆樱量、规格、品类以及数量等的错误认识 ,导致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导致较大损失的,可被认定为重大误解。
2、有失公平的合同。有失公平主要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当事人没有经验,导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反了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
3、以欺骗的手段签订的合同。
4、以威胁的方式签订的合同。
5、因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 【可撤销合同】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轿谨。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可撤销合同的四种情形
1.合同有效的要件:
①双方意思表示真实。
②内容合法,不违法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③权利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规定:《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可撤销合同的情形
①重大误解。《民法典》第147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②合同一方欺诈。《民法典》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③第三方欺诈。《民法典》第149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④胁迫。《民法典》第150条规定,“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⑤显示公平。《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示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撤销权的消灭期限:
《民法典》第1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4.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赔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第507条,“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