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程款去法院起诉有用吗
法律主观:
拖欠工程款 可以 到法院起诉 还款,若 法院判决后 欠款方依旧不还款的,被欠款人可以 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申请强制执行 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是必须有生效的行政裁判文书作,如对于一审判决,必须是在法定期间内无人上诉,而二审判决,经作出即生效。 2、是裁判文书必须具有可执行的内容。如,财产关系人身关系一般 不能强制执行 。 3、是义务人拒绝履行司法文书规定的义务,就是在履行期限内拒不履行。 4、是申请人在法定期间内提出执行申请:即 履行期限届满 还不履行的2年之内。 5、是符合人民法院的 管辖的规定 ,即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八百零七条,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包工头没有拿到钱!工人告包工头有用吗
包工头没拿到钱,工人告包工头是没用的。因为不是包工头不发钱,而是单位不给包工头钱,应该告单位。包工头可以选择告知工人实际情况一起解决。与工人一起去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也可以去申请调解、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单位及时发放工资。如果单位还是不及时发放工资,可以通过书面致函或委托律师出具律师函的形式催要工程款,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判决或调解生效后,如果单位仍不拿钱给包工头发放工资的,工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拖欠工资举报有用吗
被拖欠工资是可以报警的,但多数情况下报警成效小,警察会先进行调解并责令其支付然后判断是否构成犯罪,要满足条件才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以收集证据,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通过劳动仲裁和向法院起诉申请支付令的方式索要工资。
一、员工被拖欠工资报警有用吗?
有用但作用有限,要满足条件才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者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维权。根据刑法二百七十六,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而拒不支付并经过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公安机关会先进行调解并责令其支付然后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劳动者维权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起诉的方式。
老板不发工资,劳动者是可以报警的,但多数情况下报警也没什么用。
1、报警没用,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按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你加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不发工资怎么办?
1、沟通协商解决
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不管是无故拖欠工资还是不发工资,都应先通过正常的渠道,与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搞清楚拖欠或不发的原因,再选择合理的方法去处理,给公司和个人留有余地,要知道做事先做人,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妥善处理。
2、协商失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通过与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交涉,沟通协商不成,那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维权需要自己搜集或者保留一些证据,能够证明你与这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比如工作牌、工资卡、考勤记录等任何一个,或者是单位给你交的保险是最好的证据。
企业拖欠员工工资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我们可以知道,对待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拒不支付的行为,报警的震慑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警察只会让双方进行调解协商,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可以收集证据,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想法院起诉赔偿等方式来追回自己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