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三个月没有签劳动合同
上班三个月不签劳动合同不可以。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行为,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双倍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上班三个月不签劳动合同可以吗?
1、工作三个月,没签劳动合同,公司是违法的。
2、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3、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二、没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申请仲裁吗?
没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申请仲裁。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立案后,开庭,然后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打印并盖章的个税、用人单位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
劳动者在进入到用人单位开始工作时,用人单位就应该跟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必须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在赔偿的问题上无法协商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员工只做了三个月并且缴纳了社保,合同没签怎么办?
如果一名员工只在公司工作了三个月,但已经缴纳了社保,但合同没有签订,这种情况下,您可以按照下列步骤处理:
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首先,您需要了解中国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了解员工的劳动权益和保障情况。
2. 与公司沟通:您可以与公司的人事部门或上级领导进行沟通,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劳动关系的性质和工资待遇等问题。
3. 尽快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同意签订劳动合同,您需要尽快签订合同,并详细阅读合同内容,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4. 寻求帮助:如果公司未能给出合理的答复,您可以寻求工会或劳动监察部门的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开始工作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未能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处理。因此,即使员工只工作了三个月,也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员工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