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或分立的,如何确定其责任?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或分立的,如何确定其责任?

当事人的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并成为个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合并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由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

当事人的分立,是指一个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分为两个以上的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原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转移给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当事人的合并和分立也是一种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因其有自身的特点,合同法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规定。当事人的合并和分立与一般的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相比,不同点在于,当事人的合并和分立往往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行政命令而进行的,而一般的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是通过协议来进行的。

当事人合并后责任的承担。为了制止一些企业借改革之机,利用企业的合并或者分立逃避债务,《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或分立怎么办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订立合同,如何确定合同成立的地点?

根据(合同法)第35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包括确认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如果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地点不一致的,〈合同法〉征求意见稿原规定: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地点的,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因此在当事人的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不一致的情况下,只要合同书或确认书对合同成立地点没作特殊约定的,最后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在合同订立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在就订立合同, 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经过的程序是?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因此,订立合同一般经过两个阶段,即要约和承诺。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一般来说,要约已经受要约人承诺,就表明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合同即宣告成立。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备什么资格

《劳》第十九条 劳合同应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条款:

()劳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保护劳条件;

(四)劳报酬;

(五)劳纪律;

(六)劳合同终止条件;

(七)违反劳合同责任

劳合同除前款规定必备条款外事协商约定其内容

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是其他组织吗?

一般来说可以

某些特殊合同对于特定性质的组织不允许订立或者说订立有限制,比如合同法对于 *** 机关,公益性团体,学校等组织就有限制,并不是什么合同都能签.

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应当具有什么条件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依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等不同而有所区别。法人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依法订立合同(依照国家规定实行专营、专卖的除外)。其他组织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或以营业执照为依据对外订立合同。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还可以委托他人代理签订合同。代理人除自身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外,还必须依法获得授权,并且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

企业合并或分立后合同如何履行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什么条件?

当事人订立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真实,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单位合并后法人也变了原劳动合同怎么办

法律主观:

企业法人变更后不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也应该继续履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投资额、经营地址、或者是公司经过合并分立的,都不影响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用人单位合并后,职工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合并后,职工劳动合同的处理:

1、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后合并的,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无论是吸收合并还是新设合并,所有的权利义务关系由合并后的用人单位承担。当然,某些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协议的约定来处理;

2、发生分立的,原劳动合同由分立后的用人单位按照分立协议的约定作为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履行。只要新成立的用人单位继承了原用人单位的权利,就应当同时承担其用人单位的义务,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和对劳动者负责。

用人单位合并的条件:

1、有限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

2、各合并公司至少在报纸上登载合并公告三次,且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已满90天;

3、各合并公司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4、各合并公司已清偿债务或者对债务提供了相应的担保;

5、各合并公司之间订立合并协议。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合并后,职工劳动合同的处理,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后合并的,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无论是吸收合并还是新设合并,所有的权利义务关系由合并后的用人单位承担。当然,某些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协议的约定来处理;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和对劳动者负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企业合并的合同应如何处理

企业吸收合并后的合同的处理是原合同如果是依法订立的,原合同继续有效,原合同的权利义务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但各当事人之间也可以通过协商变更合同。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3598.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456

收藏

181

人气

1941

粉丝

1

今天的培训🥳

王熙 律师

2023/6/10 13:31:05

立即咨询

包工头没签劳务分包合同 结算单没对方公章 天用律师完善证据链 法院判决支持劳务费

王熙 律师

2022/11/24 19:50:10

立即咨询

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模拟法庭ing

王熙 律师

2023/6/2 14:14:39

立即咨询

去发现身边的美好🌺🌺

王熙 律师

2023/6/25 18:55:54

立即咨询

有些人就是为了自己私利去冒用别人的身份签订虚假的股权转让协议,最终未被法院认定转让行为有效,法院支持了我方的诉求👍。

王熙 律师

2022/11/25 15:43:04

立即咨询

拿到欠款的那一刻心存感恩,律师的付出一切尽在不言中。选择大律山东威海办事处,选择天用律师,一切为了当事人!

王熙 律师

2022/12/9 16:37:16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