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不可抗力的含义及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

(一)不可抗力的含义

1、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所发生的,不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失或故意,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无法控制、无法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

2、不可抗力包括两种类型:

(1)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

(2)由于社会原因引起的:战争、罢工、政府封锁禁运

※但正常的贸易风险不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例如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

(二)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1、解除合同:不可抗力的发生使得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如特定标的物的灭失。

2、延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事件只是部分的或者暂时的阻碍了合同的履行,则发生事件的一方可以部分履行合同或者延迟履行合同。

(三)不可抗力的通知和证明

不可抗力发生后,不能按规定履约的一方应当将不可抗立事件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并在合理时间内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以减轻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

在我国不可抗力的有关的证明文件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外方大多由当地的商会或者登记注册的公证行出具。

发生什么违约方可援引不可抗力条款要求免责

法律主观:

援引不可抗力条款的法律后果是,不承担民事责任,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三十二条

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发生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是

法律解析: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可抗力 解除合同 的法律后果是:如果 合同履行 过程之中,遇到不可抗力的原因,即: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影响或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且该不抗力的原因足以彻底让合同丧失履行意义,其给合同履行带来障碍,完全无法逾越,那么合同缔约的双方当事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法律依据: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一般来说,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不可抗力这种情况的发生,对合同有什么影响呢?这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如果一方因为不可抗力而导致不能按合同履行,他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二是,如果因为不可抗力,一方履行合同的目的已经无法实现时,他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同样也不算是违约

根据《 民法典 》第59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法律解析: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可抗力 解除合同 的法律后果是:如果 合同履行 过程之中,遇到不可抗力的原因,即: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影响或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且该不抗力的原因足以彻底让合同丧失履行意义,其给合同履行带来障碍,完全无法逾越,那么合同缔约的双方当事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法律依据:

根据《 民法典 》第59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主要有

法律主观:

(一)解除合同。当卖方执行合同的基础因不可抗力事件已不复存在时,在这种情形下,遇到事故故的一方是可以援引不可,抗力来免除执行合同义务的。如特定标的物的灭失或货源难以再获得。,(二)延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事件只是部分的或者暂时的阻碍了合同的履行,则发生事件的一方可以部分履行合同或者延迟履行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一)概括式规定。即在合同中不具体订明哪些现象是不可抗力事故。例如,“由于人力不可抗拒事故影响而不能履行合同的一方,在与另一方协商同意后,可根据实际所受影响的时间,延长履行合同的期限,对方对由此而产生的损失不得提出赔偿要求。”,(二)列举式规定。即在不可抗力条款中明确规定出哪些是不可抗力事故。凡合同中没有规定的均不能作为不可抗力事故缓引。例如,“由于战争、洪水、火灾、地震、雪灾、暴风的原因致使卖方不能按时交货,则可以推迟装运时间,或者撤销部分或全部合同,但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交发生事故的证明书,该证明书由××出具。”,(三)综合式规定。即采用概括和列举综合并用的方式。例如,“如因战争行为或其他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买方或卖方不能在本合同第×条规定的有效期内履行合同,如此种行为或原因在合同第×条规定的有效期后继续3个月,则本合同未交货部分即视为取消。买卖双方的任何一方,不负任何责任。”,上述三种方法,第三种比较灵活,可适应多变的情况。,有关当事人在援引不可抗力条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适当的证明条件。对方接到通知应及时答复,如长期拖延不予处理,也要负违约责任。,(二)要认真分析事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条款约定范围,如不属于合同规定范围时,一般不能按不可抗力事故处理。,(三)根据事故的性质、影响履约的程度等具体情况,适当地处理在履约中发生的各种情况。,是民法典,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在合同中,通常可以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即免除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而违约的一方的违约责任。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一般应规定的内容有:,(一)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民法典仅规定要“及时”通知,合同当事人可约定具体的期限。,(二)出具的证明文件及证明机构。,(三)不可抗力事件的法律后果。《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第1款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 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包括

法律主观:

出现不可抗力的情形,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合同解除等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合同签订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控制、无法克服的意外事件(如战争、车祸等)或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等),以致合同当事人不能依约履行职责或不能如期履行职责,发生意外事件或遭受自然灾害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职责的责任或推迟履行职责。,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二)政府行为。这主要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政府当局颁布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三)社会异常事件。这主要是指一些偶发的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如战争、罢工、骚乱等。,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当事人不承担违约责任。而不可抗力因素消失后。如果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如果可以继续履行的,可以协商继续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发生不可抗力会产生什么后果

发生不可抗力会产生什么后果

发生不可抗力会产生的影响,具体如下所述:

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对合同产生实质影响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其一,造成合同完全不能履行;其二,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其三,造成合同不能按时履行。

对此,《民法典》第590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的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责任。根据这一规定,不可抗力造成合同完全不能履行的,如标的物全部灭失或毁损,导致合同履行的客观不能,当事人免予承担违约责任。如不可抗力发生后,合同履行在客观上仍为可能,但合同目的已根本不能实现,则合同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对此,《民法典》第563条在规定法定解约权的情形时也作了规定,即将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作为法定解约权的第一种情形。在不可抗力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免除部分不能履行的责任,对于仍可履行的部分,双方既可以协商解除,如果对方认为仍有履行之必要,则也可以实际履行尚存部分的义务。在合同履行期限内发生不可抗力造成当事人履行迟延的,当事人可以免除迟延履行的责任,合同是否继续履行依当事人自由协商决定,可以继续履行,也可以解除。在当事人迟延履行情况后发生的不可抗力,则不能作为免责事由,因为当事人陷入履行迟延,即已构成违约,自不得对自己违约后发生的任何事由援引为免责抗辩事由,此正体现了对违约行为的制裁。

综合上述,我整理有关不可抗力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在当事人迟延履行情况后发生的不可抗力,则不能作为免责事由,因为当事人陷入履行迟延,即已构成违约,自不得对自己违约后发生的任何事由援引为免责抗辩事由,此正体现了对违约行为的制裁。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不可抗力产生三种法律后果:免除全部责任、免除部分责任、延期履行。

1、免除全部责任,包括免除继续履行的责任和全部免除承担违约责任;

2、免除部分责任,包括免除部分履行责任和免除部分违约责任;

3、延期履行,即债务人仍然要全部履行,但可以推迟履行的期限,具体期限由当事人协商确定,是否承担违约责任视履行情况决定。

二、不可抗力的主要因素

不可抗力因素之一:不可预见性

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如果能预见,或应该能够预见,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运输一批货物从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长出海前未听广播天气预报即开船,结果遇上风暴使货物受损。该风暴对于船长来说就不是不可抗力。因为作为海上运输的船长出海前应了解一下当天的天气预报,而天气预报已对该风暴作了预告,船长能够预见,却由于疏忽未注意应当承担货损的责任。

不可抗力因素之二:不可避免性

即使出现了不可预见的灾害,如果造成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那么也不构成不可抗力,只有无法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避免,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例如船在海上遇到风暴,附近就有避风港但不进去致使货物受损也需承担责任。

不可抗力因素之三:不可克服性

这是不可抗力的最后一个特征。指当事人对该事件的后果无法加以克服,即毫无办法加以阻止这是不可抗力

政府或社会行为,譬如政策的变化、国家出现政权的交替等。

三、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条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理论上通常认为不可抗力包括:

(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刚刚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

(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

(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应当比照不可抗力处理。

以上就是为您详细整理的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不可抗力产生三种法律后果:免除全部责任、免除部分责任、延期履行。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4096.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272

收藏

950

人气

1941

粉丝

360

立秋.赏荷🍾🍸

王熙 律师

2023/8/8 15:55:39

立即咨询

论律所成长的100种方式之学会欣赏打击乐器🤣

王熙 律师

2023/8/12 18:15:47

立即咨询

今天的力量🤩🤩

王熙 律师

2023/6/3 16:28:17

立即咨询

从北京到重庆,再至韶山,载着满满的卷宗,心怀对法律的热爱,携着委托人的期许,我们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歇,律师用实际行动回馈每一位委托人,这就是最好的告白!

王熙 律师

2022/11/29 18:21:05

立即咨询

委托人张某系三权案件的被告,因不满庭前调解法官主导的全额赔偿,来天用律所寻求对己有利的策略。结合张某的陈述并观看其提供的两段视频,我们给其撰写了一份答辩状,次日庭审宣读了答辩状后,法官当即休庭,一周后再次开庭并当庭宣判委托人仅承担30%的赔偿责任,张某对此结果非常满意。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为委托人争取合法权益最大化,是天用律所永恒不变的主题。

王熙 律师

2022/9/5 11:58:28

立即咨询

开庭当天调解,客户发来的好评[强],表扬调解率达70%以上的翁律师,不光有清晰的逻辑思维,每次都有胸有成竹的谈判技巧。再难的案件都会先设计多套调解方案,不厌其烦的在庭前做好调解工作,庭上节约时间,早日帮助委托人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婚姻家事团队的服务宗旨,所有的案件谈判优先[玫瑰]。

王熙 律师

2023/9/7 12:15:12

立即咨询

判如所请是律师的快乐更何况还是这么多份判如所请😁

王熙 律师

2023/7/21 20:03:16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