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签了借贷合同但要不到钱

签了借贷合同但要不到钱

人民法院认定借贷合同无效的六种情形

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 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新增内容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新增内容;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 违背公序良俗的。

本次,新增的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条款,对于前面半句,大家应该都可以理解:

“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相信几乎所有的民间借贷的出借人,都无放贷资格

“以营利为目的”,很显然,!不以营利为目的,难道吃饱撑着,把钱借给别人,当然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另当别论。

“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这是该条款的核心。

那么何为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

“不特定对象”通常有三性,即人员的延散性、不可控性和波及范围的广泛性。

意味着从现在起,作为出借人如果借钱给没有任何关系的借款人,很有可能被认定为向不特定的社会对象发放借款。而被认定为借款合同无效

借款合同无效,约定的利率、逾期还款的违约金自然无效,而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仅仅是返还借款,赔偿损失然而这里赔偿损失应为合法的损失,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借款合同无效后往往只支持返还本金。

在上海二中院(2019)沪02 民终8454 号一案中,法院就这样判决

无效合同所涉钱款金孙昊应予返还,所获利益应予收缴至于返还金额,潘晓杰45 万元的交付有转款凭证佐证扣除潘晓杰自述的金孙昊 334,980 元的支付,尚余115,020元。潘晓杰基于无效合同的约定主张的其余诉请法院均不予支持

因此,从现在起如果你要出借资金,首先要警惕合同的效力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 !

一旦合同无效,能拿回本金就不错了。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是哪些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2、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3、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4、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合同成立: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

第十条 法人之间、非法人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二条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

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借款合同;

2、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借款合同;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范及公序良俗的借款合同;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借款合同。

借款人的义务有哪些?

1、借款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额返还借款的义务

任何合法的借款合同借款人都有义务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数额返还借款。金融借款合同中,借款人的还款义务更具有强制性,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出借借款,是通过收取借款的利息达到营利目的的,而贷款人的资金有一定的安排计划,如果借款人不按时定额返还借款,就会影响贷款人资金正常运转,损害贷款人的利益,以至于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

2、接受贷款人的用款监督的义务

在订立借款合同时,贷款人特别是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人,一般会要求借款人就有关的情况作说明,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后才能发放贷款。但在借款后,借款人的经营状态和财务状况仍处于不断变动中,特别是对于借款的使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贷款人是否能收回借款,所以法律规定贷款人应在合同中规定贷款方对借款的使用情况有权进行监督的内容;

3、按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使用贷款的义务

贷款人是根据贷款用途来确定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而同意贷款的,如果借款人擅自改变借款用途,可能会导致贷款人到期不能收回借款。因此,借款人应按借款合同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

4、按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及时偿还借款的义务。

综上所述,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有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出借人明明知道借款人的钱是用于非法用途,但是还借给借款人的;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委托收款人还需要承担责任吗

一、借贷合同无效是否还有责任还款

1、借款合同无效的,自始至终没效,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出借人出借了款项的,借款人需要返还款项。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无效借贷合同如系由借出人引起的,借入者只须返还本金;由借入人引起的,借入人除了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如果是非法所得,还将被收缴。

在下列情形下,个人之间的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1、借贷一方或双方的主体不合格;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借贷合同,并且损害了国家利益的;

3、借贷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借款给别人去赌博或贩毒的;如果贷款人明知借款用途是非法活动而提供借款的,该借款合同无效,双方还将受民事制裁;

5、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何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从签订合同的主体看,无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合同。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这些人只能从事与他们年龄、智力、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超出这个范围从事民事活动须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认可,否则属于无效的合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2、从合同的形成过程看,以下合同为无效合同。

(1)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民间借贷合同。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同自己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同自己代理的其他人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代理人与对方通谋签订的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民间借贷合同。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

因为这些合同违背了作为有效合同须具备的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的条件。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而形成的借贷合同。

3、从合同本身内容上看,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间借贷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为无效合同。

拓展资料:

民间借贷是一种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民间金融活动,主要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相互之间,以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为标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则不属民间借贷范畴之列。

民间借贷双方可以发生在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或者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之间。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的,只要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民间借贷合同就有效。

被告住所地

被告为自然人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合同履行地

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民间借贷纠纷中所谓“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有两种情形:一是出借人所在地,二是借款人所在地。也就是说,当双方当事人就案涉借款是否出借的事项产生纠纷时,借款人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当双方当事人就案涉借款及利息是否返还或支付的事项产生纠纷时,出借人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有哪些

一、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有哪些

1、无效的民间借贷合同有:

(1)借贷进行非法活动的;

(2)借贷进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

(3)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

(4)明为联营实为借贷的;

(5)违背真实意图的借贷关系。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合同成立: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

二、借款合同生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借款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主体合格,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一致;

3、合同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出借人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

什么情况下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以下情况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2、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无效民间借款合同的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无效民间借款合同的认定标准: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借款合同;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借款合同;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而且无效民间借款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4514.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105

收藏

924

人气

1941

粉丝

608

有时候生活给你苦难是为了铺垫浪漫🌹

王熙 律师

2023/5/20 8:11:12

立即咨询

专业的天用律所,专业的团队,造就非凡的结果!

王熙 律师

2022/11/24 10:36:06

立即咨询

今天的美食🌷🌷🌷

王熙 律师

2023/7/30 11:20:12

立即咨询

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 2022年“宪法宣传周”主题: 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 弘扬宪法精神 做坚定捍卫者

王熙 律师

2022/12/5 19:22:41

立即咨询

5年前,因为买卖苗木、草坪产生的纠纷,委托人一直幻想对方会主动给钱,无奈幻想终究为幻想😅 委托人下定决心让律师帮助他时,提了一个需求:“必须一定性要回”,今天,我们团队终于可以无比自豪的说不负重托了🤗🤗🤗

王熙 律师

2023/4/28 10:18:29

立即咨询

城镇户口是否可以继承农村的房屋?农村的房屋又如何分割?用案例来证明,用专业来体现。

王熙 律师

2023/9/12 19:34:32

立即咨询

今天的培训🥳

王熙 律师

2023/6/10 13:31:05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