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要约生效后合同成立了吗

法律分析:1、要约生效合同尚未成立。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2、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四条: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第一百三十七条: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要约生效后合同成立了吗

法律分析: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内容作出了承诺的,合同并不会立即成立,要等到承诺生效后,合同才会成立的。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的定义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三条 合同成立时间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注: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要约生效合同成立了吗

法律分析:要约生效合同尚未成立,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民法典中要约承诺就是合同成立吗

在现实生活中,签订合同的方式是比较多的,签订的合同依法成立后,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要履行合同义务,如果不履行就构成合同违约,那么民法典中要约承诺是不是合同成立?我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民法典中要约承诺就是合同成立吗

发出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承诺的,合同就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的定义及构成要件】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八十三条 【合同成立时间】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要约消灭的情形

所谓要约的消灭,是指要约丧失了法律拘束力,即不再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产生拘束。要约消灭以后,受要约人也丧失了其承诺的能力,即使其向要约人表示了承诺,也不能导致合同的成立。要约消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要约有效期限的经过,凡是在要约中明确规定了承诺期限的,则承诺必须在该期内作出,超过了该期限,则要约自动失效,不可再接受承诺。

第二,受要约人拒绝要约。拒绝要约是指受要约人没有接受要约所规定的条件。拒绝的方式有多种,既可以是明确表示拒绝要约的条件,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作答复而拒绝,还可以表现为对要约的实质内容作也限制、更改或扩张大而形成反要约,不过在后一种情况下,既表明受要约人已拒绝了要约,同时也向要约人提出了一项反要约。受要约人在拒绝要约以后,也可以撤回拒绝的通知,但必须在撤回拒绝的通知先于或同时于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处,撤回拒绝才能产生效力。

受要约人作出的承诺通知中,并没有更改要约的实质内容,只是对要约的非实质性内容予以变更,而要约人又没有及时表示反对,则此种承诺不应视为对要约的拒绝。但如果要约人事先声明要约的任何内容都不得改变,则受要约人更改要约的非实质性内容,也会产生拒绝要约的效果。

第三,要约人撤回或撤销要约。要约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可以由要约人撤回或撤销。一旦撤回或撤销,要约将终止效力。

第四,因要约人死亡而使要约失效。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符合规定条件,送达受要约人后,如果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并且承诺生效后,合同就会成立。

要约生效时合同就成立并生效吗

一、民法典中要约生效合同成立了吗

要约送达受要约人后生效,要约生效的,合同未成立,要受要约人作出的承诺生效后,合同才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一条 【合同订立方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四条 【要约生效时间】要约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第四百八十三条 【合同成立时间】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有什么区别

1、内容判断上不一致。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合同的成立与否属于事实判断问题,其重点在于判断合同是否存在,而合同的有效与否则是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其重点在于判断合同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规定,能否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判断合同是否成立,其结果只能是成立或不成立的事实,而判断合同是否有效,其结果则有生效、无效、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等多种情形。

2、成立和生效适用规则不同。合同的成立适用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有从事合同行为的意志自由,可以自由地选择合同的相对人、订立的形式和合同的内容,依其自由意志创设权利义务关系。只要具备意思表示这一基本事实,合同即告成立。而合同的生效必须在国家的干预下,依法判断合同是否符合法律,只有合法的合同才能有效。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要约发出后,要约送达爱要约人时生效,但要约生效的,合同未生效,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并且承诺生效后,合同才会成立,依法成立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进行咨询。

要约生效合同成立了吗?

法律分析:要约生效时合同未成立,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为意思表示,所以意思表示效力发生之时也就是承诺效力发生之时。合同因对方要约的承诺而成立,所以承诺效力发生之时,就是合同成立之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什么生效时合同成立

1、一般情况下,合同于承诺生效时成立。2、合同书形式的合同成立时间,以最后签字或者盖章时为准。3、确认书形式的合同成立时间,以签订确认书时为准。4、合同的实际成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一、合同一般自什么时候成立

1、一般规定。《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据此,合同于承诺生效时成立。

2、合同书形式的合同成立时间。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但并未签字盖章,意味着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未能最后达成一致,因而一般不能认为合同成立。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时间的,最后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3、确认书形式的合同成立时间。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在此情况下,确认书具有最终承诺的意义。

4、合同的实际成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此时可从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中推定当事人已经形成了合意和合同关系,当事人一方不得以未采取书面形式或未签字盖章为由,否认合同关系的实际存在。

二、合同成立的地点

1、一般规定。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工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2、书面合同的成立地点。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一般来说,在承诺的意思到达要约人时,合同并成立。此时还需注意语境的区分,通常情况下,双方口语化说话场合下,承诺方说“好好好”等词时并不代表其同意达成合同,常见于买车买房或者购物时导购发出的要约。规范性的合同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确立,单纯的口语化意思表示虽具有法律效力却在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因此在订立合同时最好是以纸质形式订立,且合同成立时间也将以合同上的签订时间为准。

合同只要经过要约和承诺就生效吗

法律主观:

一、合同要约和承诺的效力分别是什么

(一)要约的效力。

《民法典》第482条规定:“要约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自要约实际送达给特定的受要约人时,要约即发生法律效力,要约人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需明确一点,到达是指要约的意思表示额 观上传递到受要约人处即可,而不管受要约人主观上是否实际了解到要约的具体内容。例如,要约以电传方式传递,受要约人收到后因临时有事未来得及看其内容,要约也生效。

(二)承诺的效力。

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将近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承诺的生效亦采取到达主义,与要约相同。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四条 【 承诺生效时间 】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三)要约邀请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司法实践中一般采取将要约邀请“视为要约”的方式,把要约邀请转化为要约后赋予其法律效力。

合同的邀约效力又称要约的约束力,是指要约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对要约人的效力和对相对人的效力两方面。

二、民法典中合同和承诺书相矛盾有效吗

合同和承诺书相矛盾时是无效的。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规定了采用要约和承诺这种方式进行订立合同的,要求承诺生效时合同才会成立,当承诺和合同矛盾时说明合同无效未成立。

《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九条【承诺的定义】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三条【 合同成立时间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合同订立分为要约和承诺

(一)要约,要约也称订约提议,是当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要约中要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愿和合同应有的主要条款、要求对方作出答复的期限等内容。在要约约定的对方答复期限内,要约人受其要约的约束。

(二)承诺,承诺也称接受订约提议,是当事人一方完全同意要约方提出要约的主要内容和条件的答复。

要约人收到承诺时,双方就要订立合同;如收到承诺时已具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形式,合同就成立了。

如果要约的接受方不完全同意要约而改变了其中的主要条款,就意味着对原来订约条件的拒绝,而是接受方提出了新的订约提议。订立合同的过程,往往是一方提出要约,另一方又再提出新的要约,反复多次,如最后合同关系能成立,总是有一方完全接受了对方的要约内容。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要约生效合同成立了吗

要约生效合同并未成立,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必须经过受要约人的承诺,该合同才能成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5461.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315

收藏

493

人气

1941

粉丝

580

风险代理是把双刃剑 互利互惠,才能共赢 不是不为您全风险,而是您的利益最优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不怕案件疑难复杂 ?用真心,用实力,解您千愁万绪

王熙 律师

2022/12/2 21:48:11

立即咨询

女婿找丈母娘借钱迟迟不还,丈母娘如何向女婿要回这笔借款?律师兼顾亲情与法理,助力要回78万元本金,法院并支持了逾期利息!

王熙 律师

2023/6/27 19:16:54

立即咨询

风险代理是把双刃剑 互利互惠,才能共赢 不是不为您全风险,而是您的利益最优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不怕案件疑难复杂.,用真心,用实力,解您千愁万绪

王熙 律师

2022/11/25 16:03:05

立即咨询

少花时间取悦别人​多花时间经营自己

王熙 律师

2023/8/7 7:16:06

立即咨询

胜诉判决+1,荣誉锦旗+1,良好口碑+1.....历经一审二审,工程款成功全额收回!法院判决全额支持我方主张的工程款70余万元,劳务公司承担连带支付责任,还支持了利息!

王熙 律师

2023/7/27 20:14:21

立即咨询

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 天用【模拟法庭】预判案件走向, 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见招拆招! 资深专家、精英律师群贤毕至, 让严谨的法律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科书般为委托人追偿400万元股权转让款!

王熙 律师

2022/11/29 18:41:05

立即咨询

精英大本营除了可以总结、学习、提升之外,花絮保持着正统特色👍走红毯般的星光闪耀和荣耀勋章🙃

王熙 律师

2023/7/10 12:29:22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