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但不是有不可抗力就可以解除合同,而必须是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才能解除合同。
(二)与主要债务履行相关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预期违约。
指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2.迟延履行。
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三)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指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四)不定期合同。
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五)在不归属双方过错的情况下,因情势变更致使继续履行合同有失公平的,当事人也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只是此时当事人并不当然拥有解除权,必须提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才能解除合同,决定权在法院或仲裁机构;且必须先协商,协商不能才能提出。
(六)双方协商一致的也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满足那些条件
法律主观:
解除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关系依法提前终止的行为。解除劳动合同是一种严肃的法律行为,必须依法作出决定而不能任由企业自主裁量。《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就是对解除劳动合同要件的具体规定。概括起来包括三个层次:职工与企业双方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单方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职工单方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合同。企业单方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又分为三个层次:即职工有过错而被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 ;职工有原因而 被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履行法定程序裁减人员。职工单方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分为两个层次:即职工履行法定程序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合同和职工无过错而单方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合同。无论是企业单方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还是职工单方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合同,都必须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定的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企业无论因为什么原因或依据《劳动法》的哪条规定单方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都必须依法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这也是 单方面解除 与职工劳动合同的无条件程序规定;其根据就是修改后的工会法。《工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劳动合同,要求重新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无效婚姻解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律主观:
《 民法典 》规定无效婚姻解除需要符合重婚、有 禁止结婚 的亲属关系以及未到法定婚龄这三种情况之一。无效婚姻是因欠缺婚姻的成立条件,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无效婚姻不能办理 离婚证 ,只能请求人民法院宣告 婚姻无效 。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 因胁迫 结婚 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疫情解封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解封需要条件:
一、管控区域内,自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后,连续14天且经过三轮以上全员核酸筛查无新发感染者,解封前24小时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且结果均为阴性;
二、所有密切接触者已得到有效管控;
三、管控区域内涉及重点场所的“黄码”人员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且结果均为阴性;
四、环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要特别强调的是封控区解封是由县(市、区)防控疫情应急指挥部组织专家组进行充分评估后,报上一级指挥部同意后解除封控。
解除公告由县(市、区)防控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对外发布。
此外防范区解封解除标准:县(区)内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
解封解控后要注意的事项:
1、封控区:
解封不等于解除防控措施,封控区解封后,居民要实行7天健康管理。
每日进行体温自测和健康监测,可以出家门,有序活动,但是不能出小区、村(居)等规定区域。
不去公共场所、不去人员聚集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2、管控区、防范区:
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居民出行时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自觉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不扎堆、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
封控区解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解封不等于解除防控措施,封控区解封后,居民要实行7天健康管理,每日进行体温自测和健康监测,不能出小区、村(居)等规定区域,不去公共场所、不去人员聚集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提醒市民朋友要继续遵守常态化下各项防控要求,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一米线等,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婚姻关系解除需要哪些条件?
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精神, 解除婚姻关系 一般须具备下列要件: 1、婚姻关系合法。包括合法办理了 结婚登记手续 ,且不属于无效婚姻和 可撤销婚姻 的情况,以及事实婚姻两种情况。 2、 符合法律规定 的应准予离婚的要求。我国《民法典》概括性地规定了"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的标准,同时也列举了确认感情确已破裂的五种情形。只要当事人举证证明夫妻一方或双方有上述行为,即可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3、不具有法律规定的抗辩事由。相对方如具有法律规定的抗辩事由,请求方要求解除婚姻关系的主张就不能成立。如现役军人对其非军人配偶离婚的主张,享有法定的抗辩权、女方在特殊情形下对男方在特定期间内的离婚主张的抗辩等。 4、不存在解除婚姻关系的妨碍性事实。主要是指原告撤诉或者 按撤诉处理 的,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程序性妨碍。
解封需要什么条件?
一般解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近14天内再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2、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
3、解封前48小时内区域全员单人单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满足上述条件后,经专家组评估并上报相关部门现场处置工作专班同意后,即可解除管控状态,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管理。
例如深圳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封控区、管控区解除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包括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末次暴露已超过14天,或转运集中隔离超过4天且核酸检测为阴性;解除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且均为阴性。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除后,与之相对应的防范区也同步解除管理措施。
合同的解除要满足哪些条件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法律主观:
以下条件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协议解除的,应当满足双方协商一致等条件;
2、单方解除的,应当满足程序合法、劳动者有重大过错(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失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条件。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一)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条件
(1)当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向劳动者预告:
使用不合格,即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纪,即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
给企业造成损害,即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承担刑事责任,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当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劳动者本人: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企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此协议的。
(3)用人单位还可以通过裁员的形式解除企业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
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员;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
但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二)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条件
(1)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用人单位;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内的,要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