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民法典中购房合同如何有法律效力

《 民法典 》中 购房合同 满足下列条件是有法律效力的:1、购房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或行政 法规 的强制性规定;2、购房合同形式符合法律相关要求;3、签订购房 合同当事人 意思表示真实;4、签订购房合同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5、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买房合同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购房合同生效的条件是:(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购房合同生效具体的条件有哪些?

购房合同生效的条件是:

1、合同依法成立;

2、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合同内容不违背公序良俗;

4、意思表示真实;

5、满足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生效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购房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购房合同的效力可分为有效、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几种情况:

(1)合同有效:一般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2)合同无效:购房合同签订主体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3)合同可撤销: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一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4)合同效力待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签订的购房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购房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购房合同) 的认定和效力要件有哪些?

认定买卖合同成立的条件有:

1、存在出卖人和买受人,具有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2、就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等事项达成一致;

3、具备要约、承诺阶段,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什么样的购房合同是有效的

法律分析:符合下列条件的购房合同有效: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房屋出售者具有处分房产的资格;合同是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内容不违反政策、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包含损害对方利益的无效免责条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五百零六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5681.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45

收藏

700

人气

1941

粉丝

252

模拟法庭研讨中

王熙 律师

2023/7/11 14:17:47

立即咨询

分享伙伴的喜悦💓💓💓

王熙 律师

2023/9/26 10:42:41

立即咨询

深夜放荣耀🌟

王熙 律师

2023/7/11 21:44:39

立即咨询

北京高价值房产的分割,容易引发风雨血腥的故事,本案经过律师介入,最终就房产分割问题达成了调解,美好还是在的🌺🌺🌺

王熙 律师

2023/5/17 10:50:05

立即咨询

善观己者观心

王熙 律师

2023/7/20 7:57:35

立即咨询

别辜负时光,愿从容向前

王熙 律师

2023/8/10 8:19:18

立即咨询

各地云律所委托案件

王熙 律师

2022/11/24 7:13:05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