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定金和订金有何不同吗?
1、定金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定金既是履约的保证,同时还是一种赔偿。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来表明合同双方有意并要真诚履行签订的合同。如果买方违约,定金不退,如果卖方违约,就要向买方双倍返还定金。法律规定定金的数额不能超过合同总价的20%。
2、订金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房屋认购书中的订金,其业主或赔偿仅仅是单方的,是购房者对开发商的保证。如果开发商违约,只要退还订金即可。
一句话:订金可退,定金难返。
拓展资料:
一、定金:
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方先行支付给对方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定金合同要采用书面形式,并在合同中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生效。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散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二、订金
订金,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其不具有定金的性质,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交付订金的一方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般情况下,交付订金的视作交付预付款。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
三、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交付的,不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协议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
2、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
3、定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限制,例如《担保法》就规定定金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数额依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法律一般不作限制。
4、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而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担保性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订金
购房定金与订金有什么区别?
法律主观: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交付的,不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协议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 2、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 3、定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限制,例如《担保法》就规定定金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数额依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法律一般不作限制。 4、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而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担保性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购房定金一般是可以退的,但是实际的情况也要具体分析。如合同法规定,给付定金一方的不履行约定的,无权要求退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法律客观: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一条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买房中定金与订金到底有什么区别?
1、法律规范不同
在商品房交易中,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
订金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并不具备担保性质。
2、性质不同
定金罚则具有惩罚性,而订金不具有惩罚性。
商品房交易中,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开发商不履行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商品房交易中,如买家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不表示他丧失了请求返还订金的权利;反之,若发展商不履行义务亦不须双倍返还订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违约方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3、含义不同
订金是指购物人怕看中的商品不能买到而交的预订的钱,对合同没有担保作用,当付款方不想购买时,如合同没有特别要求,有权要求商家退还订金。
而定金则是双方约定合同,如果合同双方有违约行为,定金对违约情形具有惩罚的作用。定金的数额有法定的最高比例限制,即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数额,由当事人自主约定,没有法定比例限制。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
第八十九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九十条 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第九十一条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订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分清定金订金预付款
买房时定金和订金有什么区别?
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商品房交易中,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商家不履行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我国《担保法》还规定: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准额的20%。当事人一旦以书面形式对定金作了约定并实际支付了定金,即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订金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并不具备担保性质。商品房交易中,如买家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不表示他丧失了请求返还订金的权利;反之,若商家不履行义务亦不须双倍返还订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违约方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具体区别如下:
1.定金:
“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签合同时,对定金必需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同时还应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依据我国《担保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交付定金的合同(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付的,不构成对主合同(协议)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合同(协议)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协议)的违反。
2.订金:
“订金”虽不是法律上的“定金”,但在签合同时,却经常使用。一字之差,意思大相径庭。合同中,如果写的是“订金”,一方违约,另一方无权要求其双倍返还,只能得到原额。
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
订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限制,例如《担保法》就规定定金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数额依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法律一般不作限制。
3.总结: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而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
可见定金和订金虽只一字之差,但其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订金不能产生定金所有的四种法律效果,更不能适用定金罚则。
有些个人和企业利用人们法律知识的欠缺,在订立合同时,故意设下陷阱,将定金写成“订金”,以逃避法律制裁。为避免损失,与他人签合同时,一定要留神,看清楚。
拓展资料:
订金,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其不具有定金的性质,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交付订金的一方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般情况下,交付订金的视作交付预付款。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订金
买房定金和订金有什么区别
我们在购买商品房的时候们常常会遇到交付定金的情况,但是有些人的总是会对定金与订金区分不清楚,定金和订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他们的意思却完全不同,那么买房定金和订金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本文就来给大家介绍下吧。
买房定金和订金有什么区别
1、合同协议不同
购房者在交付定金时,签订的协议为从合同,按照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交付的,不会违反主合同中的规定。而订金协议的合同通常为主合同的一部门,按照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将会导致违反主合同的相关规定。
2、性质不同
定金指的是当事人约定有一方向另一方给付,用作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是具有一定的担保性质的,而订金通常为房屋的预付款,不具有担保性质。
3、金额不同
定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的限制,根据我国担保法相关规定,定金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的金额通常由房屋买卖双方自行约定,法律并没有对金额的大小做出明确限制。
4、退还方式不同
定金是在履行了承诺后,可返还或者用作购买房屋的资金,而订金则属于购房本金的一部分,如果购房者确定购买该房屋后,通常是无法退还的。
什么情况下可退还定金
购房者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定金合同后,如果购房者不想购买的该房屋,通常的定金是无法退还的,但有以下几种情形除外:
1、开发商未与购房者签订书面协议收取定金的。
2、签订的书面协议对定金的处理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
3、房屋买卖双方对合同条款存在分歧,不能协商一致的。
4、广告、售楼书、样品房月实际房屋不相符的。
以上就是关于买房定金和订金有什么区别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在购房时提供些帮助,让大家能够了解定金与订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