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责任的5种承担方式
既然未按照合同中的规定来,就应该为自己所违约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履行义务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整理有关违约责任的5种承担方式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违约责任的5种承担方式
1、实际履行
大实际履行作为主要救济方法,一方当事人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要求其履行或请求法院判决其履行合同规定的特定义务,而不允许其以金钱或其它方法代替履行。
2、采取补救措施
3、赔偿损失
又称“损害赔偿”,是违约人补偿、赔偿受害人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它是-种最重要最常见的违约补救方法。我国《民法典》上的赔偿损失是指金钱赔偿,即使包括实物赔偿,也限于以合同标的物以外的物品予以赔偿。损害赔偿具有典型的补偿性,它以违约行为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事实为基础。没有损害事实就谈不上损害赔偿。这是损害赔偿不同于违约金的根本所在。赔偿损失也有一定的限制,即损害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即合理预见规则。损害赔偿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双方的物质利益分配,体现着违约责任的作用,是一种较普遍的责任方式,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其责任构成如下:(一)违约行为;(二)损失;(三)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四)违约一方没有免责事由。
4、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未约定则不产生违约金责任,且违约金的约定不应过高或者过低。违约金过高过低的参考标准,当事人有请求高速的权利。
一、违约金责任的构成。(一)违约行为发生,至于违约行为的类型,应视当事入的约定或法律的直接规定;(二)原则上要求违约方有过错,或者是故意,或者是过失。
二、违约金约定的无效。(一)载有违约金条款的合同无效、被撤消、不被追认或不成立,违约金的约定也无效;(二)在违约金系赔偿损失额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约定违约金与赔偿损失并存,使守约方获取“不当得利”,可以认定违约金的约定无效;(三)在法定违约金场合,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违反法律规定无效,一般都是部分无效。
三、定金与违约金能否并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这条规定否定了违约金与定金的并罚。
5、定金罚则
当事人可以约定定金,定金按民法典规定执行,但如果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当事人可选择适用其一。
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我国《合同法》,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时,其承担违约责任的首选方式是( )。
【答案】:A
依据《造价管理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应选A项。
【解析】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时,其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违约金或定金。
自2003年以来历年考试真题中有如下题目:
(2010年考试真题)某合同约定了违约金,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的,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方应支付违约金并( )。
A.终止合同履行
B.赔偿损失
C.继续履行债务
D.中止合同履行
正确答案是C。
违约责任承担的方式包括
违约责任承担的方式包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是对其进行的分析:违约责任的5种承担方式分别为继续履行、进行补救、赔偿当事人损失、支付违约金以及定金不予退还这几种惩罚措施。违约方在实际承担违约责任时,应当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罚措施。而违约责任的承担,按照违约主体和违约行为等因素在法律上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违约责任的5中承担方式
(一)继续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
(二)采取补救措施:包括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服务费用、赔偿损失。
(三)赔偿损失,是指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减少的财产或所丧失的利益的责任承担形式。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损失,赔偿损失主要指金钱赔偿。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其他物代替金钱作为赔偿。违约赔偿的范围和数额,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四)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钱或财物。
我国是以约定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或“过分高于造成损失”为条件经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予以适当增加”或“予以适当减少”。
(五)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二、违约责任的分类
(一)单方违约与双方违约。
双方违约,是指双方当事人分别违反了自己的合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见,在双方违约情况下,双方的违约责任不能相互抵销。
(二)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
以违约行为是否导致另一方订约目的不能实现为标准,违约行为可作此分类。其主要区别在于,根本违约可构成合同法定解除的理由。
(三)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与迟延履行。
(四)实际违约与预期违约。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5种承担方式
违约责任的5种承担方式包括:
1、继续履行。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
2、采取补救措施。是指矫正合同不适当履行、使履行缺陷得以消除的具体措施,包括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服务费用、赔偿损失等。
3、损害赔偿。是指因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时,违约方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经济赔偿。
4、支付违约金。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5、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
合同订立的基本要求是:
1、合同订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无效的;
2、合同订立人意思表示真实,基于被胁迫被欺诈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综上所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是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