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不是合同当事人可不可以确认合同无效

确认合同无效是法院的职权,法院应该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行使该项职权。所以不论是不是合同当事人都不能确认合同无效,只能是主张合同无效,然后申请由法院确定。如果是第三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必须以原告的身份起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不是本人签订的合同能不能申请确认无效

不是本人签订的合同,是可以申请确认无效的。但一个合同有效还是无效并不一定以签字或盖章来判定,确认合同的效力应结合客观事实,全面分析问题,有些合同可能整体无效,有些合同可能部分无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签字不是本人

法律主观:

借款合同不是本人签字有效,但应经授权或事后追认。借款合同的代签人处分权受到限制,未经本人同意签订的借款合同本人可以确认无效,但经授权或事后经追认的,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合同上不是本人签字

一、非本人签名的合同是否有效

1、经授权非本人签名的合同有效。代签人的处分权受限,未经本人同意或追认独立签订的合同本人可以申请确认无效,代签人经本人同意或追认独立签订的合同可以认定有效。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二、合同的生效要件包括哪些

1、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1)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先决条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经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有效。

(2)所谓缔约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3)据此,年满18周岁,或者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订立合同。

(4)间歇性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他们不具有缔约行为能力。

(5)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不能订立合同。

(6)但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合同。

(7)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只能限制在其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内,因此,法人具有就其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内的缔约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愿意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意思表示真实是构成有效合同的先决条件之一,一方在被欺诈、胁迫或者重大错误下订立的合同往往非其真实意思表示,属于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1)所有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都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易言之,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

(2)因此,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是合同有效的当然条件之一。

(3)但必须注意的是,合同不违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违反当事人必须遵守、不得通过协商加以改变的强行性法律规定。

(4)换言之,当事人并不必须遵守合同法中用以指导当事人订立合同的任意性规定。

(5)强行性法律规定的标志是一般冠以“不得”、“必须”等词语,而任意性规范则用“可以”等词语表示。

(6)另外,合同不违反法律,还指合同的内容,即设定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必须合法。

(7)如果合同内容的部分条款有效、部分无效,那么部分条款被确认无效不影响有效条款的效力。

4、合同的内容必须确定或可能。

(1)“依法成立之契约,于当事人之间犹如法律”。

(2)因此,作为确定当事人各自权利义务依据的合同内容对于判断合同是否生效、生效后如何履行,以及发生纠纷时判断孰对孰错具有重大意义。

(3)合同内容确定,是指合同内容在合同成立时必须确定,或者必须处于在将来履行时可以确定的状态。

(4)合同的内容可能,是指合同所规定的特定事项在客观上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果合同内容属于事实不能、自始不能、客观不能、永久不能及全部不能中的任何一种情形,则合同无效。

合同不是本人签字有效吗?

法律主观:

通常理解不是本人签字的合同应当属于无效合同。但是如果你本人授权别人代为签署有关合同,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所作出的行为与你本人作出的行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还有一种例外就是表见代理,当合同相对方有理由相信对方有权代理你的时候,其签署的合同也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第一百七十二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二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二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不是本人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不是本人 签订的合同 可以申请确认无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存在合同主体不适格的情况下,本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合同无效。不是本人签订的,由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签订的合同就属于合同主体不适格的一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合同签名不是本人签的怎么办

法律分析:如果没有授权、不追认,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合同应该本人签署,由他人代签应该事先取得本人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代签,后果由本人承担。

如果出现签署合同时,没有本人授权,且本人也不知情的情况,此类协议为效力待定协议。本人知情后,如果表示同意、追认甚至默认,可以使合同有效。

但如果本人明确表示不追认、不同意,则该协议对本人不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发生此类情况,应及时依法主张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五条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应当依照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编的有关规定确定,不得仅以超越经营范围确认合同无效。

第五百零六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第五百零八条 本编对合同的效力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的有关规定。

不是本人意愿签的协议有效吗

签订合同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违背个人意愿而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由于重大误解而签订的合同,订立合同时显示公平,都属于可撤销合同,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合同。

一、违背个人意愿签的合同有效吗?

如果是被逼的个人主观意愿签订的协议是无效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

二、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怎么处理?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可以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和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所谓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订立了合同。

一般来说,重大误解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在合同性质发生误解的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例如,误将买卖作为赠与或将赠与作为买卖,将补偿贸易或者来件装配误认为涉外货物买卖,将借贷合同误认为借用合同等,则当事人将承担完全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发生此误解也完全违背了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追求的目的,因此应作为重大误解。

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自由是合同自由的主要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选择发生错误不会对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发生重大影响,只要对方同意订立合同,自愿承担合同的权利义务,就应当依约履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也可构成重大误解。

主要是在一些基于当事人的信任关系和注重相对人的特定身份的合同中,当事人的身份对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承揽、委托、演出、约稿等合同中都十分注重相对人的技能、信用、资历、身份等情况下,如果对对方发生误解,则应构成重大误解。如在加工承揽合同中,因为加工承揽合同往往要求特定的人以其技术、能力从事加工承揽工作,如果将甲公司误认为乙公司而签订了加工承揽合同时,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3、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如果标的物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当事人订约目的或重大的利益,则对质量发生误解可以构成重大误解。例如误将复制品当作真迹出售或购买,误将钻石当作普通石头出售,则可以认为构成重大误解。但是对质量本身没有发生误解,而只是对标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效用产生了误解的,不应该当作重大误解处理。

违背个人意愿而签订的合同是不产生法律效力的。由于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属于变更合同或者可撤销合同,当事人不想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重大误解的情形包括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对标的物的数量存在误解。

不是本人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不是本人签订的合同,但当事人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委托他人代签的;或者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因该合同受到损失的,可以申请确认该合同无效。合同无效后,自始无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六十一条

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882.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223

收藏

856

人气

1941

粉丝

541

捍卫正义,维护公平。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

王熙 律师

2022/12/1 10:36:19

立即咨询

和解结案,案结事了👍👍

王熙 律师

2023/7/21 19:00:00

立即咨询

时期特殊 函件不能邮寄 工作依旧进行中

王熙 律师

2022/12/6 19:02:41

立即咨询

物业团队,利用强大的物业管理系统和催收系统,快速高效解决物业费催收难题!

王熙 律师

2023/4/27 13:52:54

立即咨询

通过熟人介绍给对方供货,但货款迟迟要不回来!由于未签订合同,对方不承认买卖合同关系!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天用律师收集有力证据,还当事人一个公道,成功要回货款!

王熙 律师

2023/6/25 18:55:38

立即咨询

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建设工程案件,天用律所模拟法庭“开庭审理”!多位专家老师、精英律师齐上阵,为帮助当事人收回工程款竭尽全力!

王熙 律师

2023/6/2 20:03:21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