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违反保密协议可追究什么责任

违反保密协议可追究以下责任:

1、民事责任:违反保密协议首先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也可能构成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任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1、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经营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综上所述,每个企业需要保密的情形不尽相同,如何签订保密协议以更好的保护用人单位的权益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事人因本合同产生的一切纠纷由双方友好、平等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本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以及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违反本法第九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员工的保密义务主要有哪些,违反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

法律主观:

员工的保密义务包括,1、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 知识产权 相关的保密事项; 2、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公司的商业秘密泄露给公司以外的任何其他人。 3、违反保密义务的责任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等待保险公司定损估价。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员工违反保密协议要承担哪些责任

1、违反保密协议首先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又可以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雇员违反保密协议很可能同时侵犯了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损失。

因此,用人单位可以要求雇员承担违反保密协议约定的违约责任,如果保密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则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违约的雇员支付违约金。

2、行政责任: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也可能构成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任侵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反保密协议可追究什么责任

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罚款;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当事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其他。

1、员工违反保密协议,泄露公司商业秘密的,要承担以下的责任:

(1)、民事责任,泄露商业秘密造成公司损失的,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2)、行政处罚责任。泄露公司商业秘密的,由监督检查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如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3)、刑事责任。侵犯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3012.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219

收藏

461

人气

1941

粉丝

504

一般保证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向出借人作出书面还款承诺的行为认定

王熙 律师

2022/11/24 16:03:35

立即咨询

北京法院 二审 民事案件 近一年 改判率7.71%,本案女方父母出资给子女购房,一审出资性质没有被认定为借款,二审成功撤销一审判决认定购房出资为借款实属不易✊ 除结合各方存在亲属关系且男女双方尚在离婚诉讼的背景外,还要结合各方对于借款或赠与过程、动机的陈述性意见,看能否得出出资系赠与大额财产的推断。 从价值导向角度看,成年子女购房不是父母的义务,特别是在当前高房价背景下,因子女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在其购房时给予资助属于常态,除明确表示赠与的以外,应视为以帮助为目的的临时性资金出借,子女负有偿还义务。

王熙 律师

2022/11/30 18:28:15

立即咨询

珍惜每一天 因为拥有的每一天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王熙 律师

2023/5/30 19:56:56

立即咨询

如何确认双方存在借贷的关系? 在实践中确认双方存在借贷的关系,主要看是否符合民间借贷关系的构成要件。 一是借贷合意,即款项交付的原因必须是双方认可的借贷行为,这也是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成立的首要前提。如双方存在认识偏差或一方对借贷合意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二是款项交付,即双方应实际交付了合意中确定的金额,这是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如借款未实际交付或实际交付数额与借款凭证载明的不一致,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实际交付情况认定法律关系成立与否、利息如何计算。 司法实践中,对借款是否实际交付及交付数额的审查,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遵循。但对借贷合意的审查,因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没有统一标准,导致部分案件中“经手人”“介绍人”对非基于借贷合意的款项交付承担偿还责任。 因此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 法院会综合审查借贷合意和款项交付,从而判断双方是否存在民间借贷关系。

王熙 律师

2022/12/3 19:22:29

立即咨询

婚姻是夫妻两个人一起经营的,是一生都要为之奉献的东西。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并不是任何一方的坐享其成,也不是另一方的埋头付出,而是要夫妻两人共同的努力与付出。

王熙 律师

2023/6/12 13:22:59

立即咨询

朋友之间的借款往往是最难要的,碍于情面、怕伤友情!律师专业处理成功要回近50万元借款,法院还支持了利息,同时律师费和保函费也由对方承担!

王熙 律师

2023/5/18 12:47:15

立即咨询

合伙纠纷一团麻,法律关系很复杂。涉案金额几千万,散伙分账不好算。 一筹莫展费心力,委托律师来办理。法律关系需捋顺,关键证据要搞清。 亲赴项目发生地,关键证据很有利。勇往直前得胜算,客户直呼天用棒!

王熙 律师

2022/12/1 15:21:19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