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商家发生纠纷,应向什么部门投诉
消费者与商家发生了纠纷是可以到当地的工商局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的,投诉的方式主要包括书面投诉、电话投诉等多种方式,但是消费者在投诉的时候,首先需要讲清楚自己要投诉的内容以及个人请求,商家违法的各种行为等证据。如果涉嫌商家销售假货的话,工商局也可以对商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
具体来说,消费者与商家发生纠纷消费者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投诉,都需要有以下这些内容:(一)投诉方以及被投诉方的相关基本情况。投诉方的姓名、地址、邮编以及联系电话等;被投诉方的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消费者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的,应当向消费者协会提交相应的授权委托书;(二)具体投诉的相关内容。损害事实所发生的过程以及与经营者交涉的相关情况;(三)具体的相关证据。消费者有义务提供与投诉有关的相应证据,证明购买或者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受损害存在的因果关系。消费者协会一般是不留存争议双方所提供的原始证据,包括原件、实物等等;(四)消费者具体的投诉请求;(五)投诉的具体日期。商家的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履行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相关义务。2、听取意见以及接受监督的相关义务。3、提供安全商品以及安全服务的相关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二条 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第二十三条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
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到那个部门投诉
律师解析
1、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2、可以请求工会的帮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3、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投诉单位违法签合同的去哪个部门
劳动合同投诉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发生了劳动纠纷私下无法协商解决的,劳动者可以到主管的部门投诉外,也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仲裁裁定不服可以起诉解决。
一、劳动合同投诉到哪个部门?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产生纠纷,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可以去当地的劳动监察保障大队去投诉,或者拨打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电话进行投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二、劳动合同纠纷处理的方式有哪些?
1、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
2、找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
3、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找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投诉。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了劳动纠纷,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双方能够私下协商解决,这种方法是最省时最省力的解决方式。如果协商的方式无法化解双方的矛盾,那么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与商家发生纠纷,应向什么部门投诉
消费者与商家发生纠纷,应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
这种情况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具体分析如下:
民事纠纷作为法律纠纷的一种,一般来说,是因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而引起的。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法律义务规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由此而产生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民事争议。总的来讲,民法就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接受投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消费者可以采取电话、信函、面谈、互联网等形式进行投诉。
拓展资料
如果消费者与商家发生了纠纷,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解决: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实为高明选择。
3、仲裁解决。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解决。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二十二条 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
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第二十三条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
商家不履行合同,消费者向哪个部门投诉
1、如果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合同的话,可以向属地工商所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如果是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合同的话,属地工商所或消费者协会是不予受理的。您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