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案例有哪些?如何认定购房合同无效?
可能很多人对房屋买卖合同都不是真的非常了解,认为只有签署了房屋买卖合同之后,一切都成为定局,其实并非如此,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你知道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案例有哪些吗?还有如何认定购房合同无效?具体要从哪些方面下手呢?你们知道吗?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案例有哪些?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行为。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房屋买卖均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签订合同,他们不能独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否则,买卖合同无效。无民事能力人一般是指未满十岁的儿童、精神病人。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未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他们进行房屋买卖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合同或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没有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限制行为能力人自已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限制行为能力人主要指年满十岁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人。
(三)一方欺诈另一方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这里的事实真相应指有关房屋权属等信息指房屋买卖一方以捏造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致使对方当事人发生错误认识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而不是有关房屋情况的所有信息。
(四)以胁迫的手段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指房屋买卖一方以使对方财产、肉体或精神上受损害相威胁,迫使其产生恐惧而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乘人之危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指房屋买卖一方乘对方处于危难之际或利用对方的迫切需要,强迫对方接受明显不利的条件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五)房屋买卖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所签订的合同属有争议的房屋。出售人应当对所出售的房屋拥有绝对的、无任何瑕疵的所有权,因为产权发生争议的房屋权属尚未确定,出售人并不一定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其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当然无效。
如何认定购房合同无效?
(一)出租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承租人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如果出租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通知承租人,但出租人仅仅是未履行通知的义务,或同等条件下将房屋卖给承租人以外的人的,其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仍然有效。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房屋的买卖合同。房屋所有人在房屋被解除上述措施前不得出售,否则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被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房屋,如法院依法查封的房屋、被划入拆迁规划红线范围内的房屋等等。
房地产买卖合同哪些情况下无效
法律主观:
下列情况下的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
1、房地产买卖合同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
2、出卖人与买受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
3、当事人订立虚假合同;
4、法律规定的其他无效情形。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房产证无效的几种情况
申请人采用提供虚假材料等欺骗手段申请登记的条件下房产证过户无效。采用欺骗手段办理房产证过户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房屋产权是指房产的所有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也就是房屋各项权益的总和,即房屋所有者对该房屋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开发商违反法律法规,如开发商在没有取得预售证的情况下就像购房者出售房屋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则购房合同无效。
2、开发商存在欺诈、胁迫购房者签订合同,对于开发商误导导致购房人产生重大误解,或者开发商胁迫购房者违背真实意思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但是购房者需要进行举证来申请法院和仲裁机构予与变更或者撤销。
3、交付房屋的套型和设计不符,开发商私自变更设计包括户型、面积朝向等事先没有经过购房者同意的,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购房合同无效。
4、房屋面积误差超过3%,开发商实际交付的房屋实测面积与合同该约定的建筑面积或者套内面积误差绝对值超过3%,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购房合同无效。
5、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房屋主体结构指的是承重墙、梁、柱等,经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核验,确属主体结构不合格的,购房人有权退房,购房合同无效。
6、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需要由法定代理人签订购房合同,否则合同无效。这里主要是在二手房买卖中比较常见。
7、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买房再次抵押,签订买卖合同后,出售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房屋抵押给第三方,合同无效。或者一房多卖的行为,购房合同是无效的。
8、开发商隐瞒事实出售拆迁安置房,开发商将拆迁安置房出售给购房者,签订的购房合同无效。
9、延期交房超过合理期限,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能履行交付房屋任务的,购房合同无效;
10、出卖方原因导致无法办理房产证,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或者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登记错误,造成他人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