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类型。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缔约过失责任包括以下类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2分)
(3)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该保密的信息。(2分)
除《民法典》明确规定的上述三种情形外,缔约过失责任还可适用于以下主要类型:
(1)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致使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1分)
(2)缔约之际未尽通知义务致使他方遭受财产上损失。(1分)
(3)缔约之际未尽保护义务致使他方身体健康权或者财产权遭受损害。(1分)
(4)恶意中断缔约。(1分)
试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及适用情形。
【答案要点】(1)概念: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过错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并致对方当事人遭受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2)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①当事人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②对方当事人因此遭受损失;③违反先合同义务与该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④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有过错。
(3)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主要情形:①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②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③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缔约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④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综合论述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构成条件及适用情形。
【评注】(1)应准确地理解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该知识点出题概率不低,要适当予以注意。
(2)在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应熟记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各种情形并应予准确把握,特别是应将缔约过失责任与相关的其他责任予以区别。
民法典缔约过失责任
法律主观:
《民法典》中有缔约过失责任。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范围主要包括有:行为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行为人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法律规定的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类型
缔约过失责任分为以下几种责任类型:
(1)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合同订立当事人一方因违背其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缔约过失责任是缔约人故意或过失违反先合同义务时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
(3)缔约过失责任是当事人因过失或故意致使合同未成立、被撤销或无效而应承担的财产责任;
(4)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由于缔结合同之际具有过失,从而导致合同不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时,使对方遭受损失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5)缔约过失责任是于缔约之际,因一方违背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保护、通知、协力、保密等先契约义务而致相对方信赖利益、固有利益遭受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对于缔约过失行为的认定和处理,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处理的,特别是对于过失的原因要进行认定,如果是属于一方存在故意的侵害行为,那么还需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民事责任,具体情况可以起诉到法院来进行认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以下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的行为。
五百零一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的使用: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类型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类型有四种,具体如下:
第一种类型是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与对方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此处所说的“恶意”,是指假借磋商、谈判,而故意给对方造成损害的主观心理状态。
恶意必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谈判意图,二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给对方造成损害的目的和动机。恶意是此种缔约过失行为构成的最核心的要件。
第二种类型是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此种情况属于缔约过程中的欺诈行为。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实施某种欺骗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而订立的合同。而且无论何种欺诈行为都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1)欺诈方故意陈述虚假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
(2)欺诈方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
第三种类型是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所谓泄露是指将商业秘密透露给他人,包括在要求对方保密的条件下向特定人、少部分人透露商业秘密,以及向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其披露当然是违背权利人的意思的。
所谓不正当使用是指未经授权而使用该秘密或将该秘密转让给他人。如将商业秘密用于自己的生产经营,由自己直接利用商业秘密的使用价值的行为或状态,或非法允许他人使用。无论行为人是否因此而获取一定的利益,都有可能构成缔约过失责任。
第四种类型是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也即包括除了前三种情形以外的违背先契约义务的行为。在缔约过程中常表现为,一方当事人未尽到通知、协助、告知、照顾和义务等义务而造成对方当事人人身或财产的损失的情形。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缔约过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