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赠予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
房屋赠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拥有产权的房屋所有人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财产,可以将财产赠与他人,并签订财产赠与合同。赠与合同的赠与人可以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撤销赠与,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福利和道德义务的赠与合同或者经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随意撤销。因此,虽然受赠人同意将房产赠与对方,但房屋作为房地产,只有在办理正式的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后,产权才会转移。因此,赠与可以在房地产变更登记前撤销,受赠人不能请求法院继续履行。房产赠与过户流程。
房屋赠与合同相关法条
1、赠与是转移所有权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实践性法律行为,因此,赠与行为生效的时间与财产所有权转移时间有密切联系,财产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就是赠与行为生效的时间,按照合同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房屋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时,须到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或房屋现状变更登记手续。办理城市私有房屋所有权登记或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时,须按下列要求提交证件:受赠的房屋,须提交原房屋所有权证,赠与书和契证。
3、公民之间赠与关系的成立,以赠与物的支付为准。赠与房屋,如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办理了过户手续的,应当认定赠与关系未办理过户手续的,但受赠人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已占有、使用该房屋的,可以认定赠与有效,但应令其补办过户手续。
4、显然,房屋赠与,一般情况下,只有到房管机关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方为有效,也就是说,房产赠与的所有权转移时间应以房管机关办理了房产转移登记手续,受赠人领取了房产证之时为房屋所有权转移时间,该时间即为房产赠与行为生效的时间特殊情况下,当事人虽未办理过户手续,但受赠人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已占有、使用该房屋的,房屋交付时间也算房屋所有权转移时间,即房产赠与行为生效时间。
房产赠与过户流程如下:
1、签订书面形式的赠与合同;
2、.可以在协商后办理赠与公证;
3、携带赠与合同,公证书等材料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过户登记;
4、不动产登记机构受理申请后,对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变更过户登记。
综上所述,房屋赠与协议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时是有效的。根据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赠予与赠与的法律效力
你想问的是赠予与赠与哪个更具法律效力吗?这二者中赠与更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华律网资料,赠予和赠与意思相近,但赠与属于法律语言,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需要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更具有法律效力,而赠予是文学语言,从法律角度无此定义,而且不需要对方当事人同意。赠予与赠与的区别在于赠与是双向的,赠予是单向的。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赠予只是一方的给予,另一方是否接受都不影响法律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房产赠与协议没有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房产赠与协议即使没有进行公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只要房产赠与协议符合合同的规定,如合同的内容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当事人具有民事责任能力、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那么这样的房地产赠与协议即为有效,不需要公证。但是,就捐赠而言,如果没有公证,捐赠人可以任意行使撤销权。
赠与协议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家庭住址;
2、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关系;
3、赠与的理由;
4、被赠与标的物的名称、数量和基本状况、座落地点;
5、赠与人对赠与行为的意思表示;
6、赠与人在赠与书上签名或盖章、签名日期。
办理赠与公证申情人应提交的材料如下:
1、赠与人的身份证件;
2、赠与书;
3、赠与物清单及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存单等;
4、赠与物为共有财产的,应提供共有人同意将财产赠与他人的书面意见,赠与物为集体所有的,应提交该集体组织成员同意赠与的书面意见,赠与物为全民所有的,应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赠与的文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赠与合同如何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主观:
赠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情形包括必须是受赠人愿意接受赠与的真实意思表示、所赠的财物必须是属于赠与人自己所有的合法财物以及赠与合同中的内容必须是赠与人自身意志的真实表示。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捐赠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捐赠协议有法律效力。
捐赠合同产生法律效力需满足缔约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赠与人在真实、自愿,且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签订的赠与合同,并且在受赠与人表示接受的情况即生效。当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至于赠与合同的履行期限则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是双方所达成的合意内容的书面表达方式,必须要有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名确认后,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只有一方签名,而另一方没有签名的,就不能说明双方已经达成合意,合同不成立,当然也就没有法律效力。
赠予协议的特点如下:
1、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将其享有所有权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从而使受赠人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2、赠与合同是无偿合同。无偿性是赠与合同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受赠人在取得赠与物所有权的同时,不需要向赠与人给付任何对价,即受赠人纯获利益。而赠与人向受赠人给付财产,也不从受赠人那里获得任何补偿或者回报。
综上所述,从法律上来讲,只要赠与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不能力、对所赠与的财产拥有处分权、自愿赠与他人,由赠与人与受赠人签名确认后,该赠与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但根据法律规定,赠与属于实践性民事行为,除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协议外,其它的赠与协议在实际交付赠与物之前,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三条
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
房屋赠与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主观:
房屋赠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要求赠与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所赠与的财产拥有处分权、自愿赠与他人,双方签的赠与合同出自真实意愿、合法有效。经过赠与人与受赠人签名确认后,该赠与合同即具有民事法律效力。
法律客观:
《 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九条规定,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