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起诉商家欺诈行为
1、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到工商局、消费者协议进行举报,要求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2、如果情节严重已构成刑事犯罪,可以直接报警。3、也可以直接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维护自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怎么起诉商家欺诈行为
法院起诉流程如下: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法院正式受理案件。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给双方发传票,通知开庭时间。
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
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判决。 起诉商家欺诈行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消费者在购物时如果认为自己在购物过程中可能遇到了商家的欺诈,可从以下四个条件来判断商家的经营行为是否构成欺诈:
1、必须有欺诈的故意
2、实施了欺诈的行为
3、存在因果关系
4、造成了后果。
二、出现商家欺诈消费者的情况,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欺骗消费者行为怎么起诉商家
欺骗消费者行为起诉商家方法如下:
可以向消费者保护协会投诉、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通过向商家的消费投诉部门或上级管理部门投诉,最后可以通过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起诉商家欺诈举证的证据有:
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检查记录。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综上所述,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遇到商家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然后向工商部门投诉解决,或者可以直接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条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怎么起诉商家欺诈行为
若生活中出现了商家欺诈消费者的情况,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遇到商家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然后向工商部门投诉解决,或者可以直接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起诉商家欺诈举证的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检查记录。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拓展资料:最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还应要求商家及时开具发票或收据,并进行妥善保管。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欺骗消费者行为怎么起诉商家
欺骗消费者行为起诉商家可以通过准备好民事诉讼状,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并提交相关材料等。欺骗消费者行为有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的行为,以及采用不正当手段让商品的质量不足等。
欺骗消费者行为怎么起诉商家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欺骗消费者行为要怎么维权
消费者被欺骗后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维权:
1.协商和解,协商和解具有高效、简便、经济等优点,而且程序简单、节省时间和精力;
2.调解。消费者协会调解一般由消费者协会、经营者和消费者三方参加,消费者协会起着居中调解的作用,也可以提出解决纠纷的有关方案或者建议,但是并不能代替消费者或者经营者做出有关决定;
3.申诉。当消费者认为自己合法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行政机关要求予以相关的保护;
4.仲裁。经营者和消费者如果有相关仲裁协议,即可根据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5.诉讼。即消费者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解决消费争议,从而维护自己合法的消费权益。
欺骗消费者行为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骗者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商家什么行为算是欺诈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⑷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⑸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⑹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⑺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⑻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2、根据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属于误导消费者来判断。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当采用一般标准,即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
3、从经营者行为的主观方面来判断。在下列情况下,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
⑴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
⑵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
⑶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⑷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的;
⑸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
经营者能够证明,就不是欺诈行为;不能证明,则构成欺诈。
消费者怎么起诉商家
一、怎么举报商家
1、举报商家的方式有:
(1)可以拨打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电话;
(2)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举报;
(3)可以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2、法律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第十一条
消费者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被投诉人;
(二)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三)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
第十二条
消费者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投诉的,应当载明: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投诉的日期等。
消费者采用电话、上门等形式投诉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前款各项信息。
二、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怎么办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现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的,可以要求其赔偿受到的损失,赔偿按照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进行计算,如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