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民法典563条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合同订立的的步骤是:

1、一方当事人发出希望订立合同的要约;

2、受要约人作出同意订立合同的承诺;

3、当事人之间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

4、自各当事人签字盖章后合同成立。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要约承诺适用合同解除吗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要约和承诺是签订合同的方式,并不是解除合同的方式,所以要约和承诺是不适用解除合同的。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八十七条

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该承诺有效。

民法典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法律主观:

民法典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是约定解除、法定解除和协议解除,具体如下:,1.约定解除是指在制定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2.法定解除是指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3.协议解除是指双方协商一致,合同解除。,解除合同纠纷处理办法如下:,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确认解除合同效力之诉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三年的规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协议解除合同是否适用要约承诺

协议解除合同不适用要约承诺。要约和承诺是订立合同的方式。而解除合同不适用要约承诺方式,而是采用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满足解决条件的方式解除合同。协议解除合同只要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协议解除合同要约承诺

协议解除合同不适用要约承诺。要约、承诺是合同订立的过程,当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而当事人协议解除合同的,达成一致意思表示时,合同解除。或者约定的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是合同解除分协商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除三种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2、预期违约;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hlawzx.com/laws/4430.html
相关推荐

王熙 律师

主任律师

立即咨询
Lomu
用我千方百计,解你千头万绪。

文章

30

收藏

14

人气

1941

粉丝

276

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前路坦荡💫​

王熙 律师

2023/9/25 8:04:46

立即咨询

🚩天用律所锦旗🚩 19天达成和解,一次性解决三方纠纷, 让委托人无后顾之忧,彰显专业与速度。 委托人特别满意,特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王熙 律师

2022/12/9 17:08:24

立即咨询

遇到交通事故,不想打官司,怎么谈和解?第361期《和解大讲堂》专题讲座全程可视化传授和解的8大规律!教您一套一听就会、行之有效的高效方法,准确把握和解时机,帮您快速拿赔偿!

王熙 律师

2023/7/25 12:53:48

立即咨询

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

王熙 律师

2023/5/23 7:59:01

立即咨询

开心点,人生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伤✌?晚安💤

王熙 律师

2022/12/1 23:36:21

立即咨询

👏感谢芦总的信任和委托,河南省正阳县建筑工程案,收到判决书,赢得3586708元,本案诉讼受理费由被告公司承担✊✊ 建筑工程就选北京天用👍👍👍

王熙 律师

2022/9/8 20:16:23

立即咨询

模拟法庭研讨中

王熙 律师

2023/7/11 14:17:47

立即咨询

技术驱动法律,互联网+门店 “云律所”模式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咨询我的法律顾问